美文网首页
因为一个问题,才有佛陀出世……

因为一个问题,才有佛陀出世……

作者: 天堂寺弘愿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22:03 被阅读0次
因为一个问题,才有佛陀出世……

当 佛陀还是一个凡夫在修行的时候,有一天,他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老病死的痛苦?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佛陀找到自己正觉的路之前,印度的宗教基本上都是所谓伦理型的宗教。什么叫伦理型的宗教呢?就是你只能接受而不能怀疑。

譬如,婆罗门教说梵天创造天下万物,你怎么能相信呢?但如果你不接受就是有罪,你不能问为什么。

在当时印度还有一个宗教,他们不讲神,他们讲“业”。许多人以为佛陀是讲业的,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业”不是佛说的,佛陀讲的是因缘,而非宿命性的业。

譬如说,业的思想认为:你们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前辈子做来的,那前辈子又有再前辈子做来的。事实上我们都会问“那最早是怎么开始的呢?”,于是他就告诉你:“没有开始!”照这种说法,前两天波士顿的爆炸案就是“业”了,那些被炸伤的人通通都是应该被炸的吗?所以,这是个荒唐的哲学。

佛陀不相信这些, 佛陀讲的是“因缘”。大家要记得:“因缘不是业报,业报不是因缘”,这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如果各位只想随便有个信仰就好,那就算了;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清醒、有智慧地过日子,并且解决你人生的问题,就请不要让自己糊里糊涂。

因为一个问题,才有佛陀出世…… 在巴利圣典《相应部》SN12.65经,佛陀提出了——为什么会有老病死的烦恼?因为,佛陀不接受没有根据的理论与信仰,他要从现实当中来探求真正的缘由。

所以,在这段经文里,佛陀说人生有很多的痛苦,而这些痛苦不是神所赐予的,也不是由于宿命业报所致——佛陀既不讲神也不讲业,他只问为什么会有生死的问题?并且开始找答案。

当时 佛陀找到了老病死的原因。简单来讲,原因一个是迷惑,一个是贪欲。

佛教对迷惑的定义,并不是指“不知道”。譬如说,诸位的皮包里放多少钱,我不知道,但是不知道你皮包里有多少钱,不能说我很迷惑!因为我不知道你皮包里有多少钱,对我的人生不会有影响!在现实人生当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需要知道的。

佛陀所说的迷惑是指 “对于事事物物如何发生?我们不知。”

在 佛陀的时代,对于事事物物为什么会这样?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说神创造的;第二种是业;第三种是没有原因,自然就是这样。

佛陀对于当时采取这些观念去认识世界的人,称之为“迷惑”的人。并提出来:发生任何事情,一定有它特定的因缘,我们必须知道发生的因缘是什么,才能解决这个特定的问题。

举例来讲,你们夫妻感情很好,或男女朋友最近常吵架,那就要问为什么?在印度,佛陀正觉之前,人家会跟你讲那是梵天的意思,可问题是,梵天为什么要让你们吵架呢?另外一个告诉你这是业报,可问题是,谁知道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另外一个说,该吵的时后就吵,不该吵的时候就不吵,没有理由、自然而已。

这三种说法都不会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实际的帮忙;但是接受了某一种说法,或许可以给你内心带来某一种安慰,仅此而已。

因为一个问题,才有佛陀出世…… 我要告诉各位一件事,人类的文明传袭了这么久,最可贵的就是我们可以从先人的经验中吸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开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宝贵经验,并且把这个经验传给下一代。

因此 佛陀的智慧指的就是这件事——任何事情都有其发生的因缘,对此,我们必须充份地了解,了解以后才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佛陀先问:“人生的痛苦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困难怎么发生,困难就怎么解决,才能解决痛苦。这两件事情对我们解决问题是很重要的,因为,将发生的因素消除,困难自然就会解决。

佛陀说苦恼是怎么发生的呢?有两个重点:迷惑与贪欲。佛教讲的因缘,就是指痛苦是怎么发生的,你不知道这个就叫做“迷惑”。

很多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很害怕,会觉得困难是很大的压力。但在佛教的观点里,如果困难是有因缘的,那就意味着可以改变,因此,佛教对于痛苦的态度不是逃避或畏惧。

但我们佛教在长期的传袭中,一直有一种很奇怪的说法:“反正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我要告诉诸位,这种观念在佛教是不正统的,因为,这种观点的本身并不准备解决任何问题。

佛教对待问题正统的态度是:现在的困难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必须充分理解为什么会这样,才能在现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去问最后会怎么样,将来会怎么样?

了解了这个以后,才叫做有智慧,因为,当我们明白以后,就知道只要消除发生的因缘,问题就会改变,痛苦也就不再是可怕的东西了。

如是,学习佛法才会对你的人生有帮助。

因为一个问题,才有佛陀出世……
文章节选改写自35期《正法之光》第24-25随佛禅师 2013 年 4 月 18 日于哥伦比亚大学演讲 的部分内容。

相关文章

  • 因为一个问题,才有佛陀出世……

    当 佛陀还是一个凡夫在修行的时候,有一天,他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老病死的痛苦?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佛...

  • 南传菩萨道摘抄(15)省思佛陀的稀有出世

    深入地省思菩萨与佛陀的四方面,即:菩萨、菩萨的任务、佛陀、佛陀的任务,能够让我们醒悟到佛陀的出世是一个非常稀有的现...

  • 佛陀,出世也要入世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没有查过翻译,只是在进行一遍又一遍的诵读。 我坚信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偶然,有些感受,想要记下...

  • 大报恩寺的前世今生(八十六)

    在法事现场,星云大师感慨自己为了寻找佛陀的世界、佛陀的智慧访遍印度,而佛祖舍利出世之时,他却给了信众这样一个忠告:...

  • 从明劫暗劫佛的出世看佛法难闻到什么程度

    一、如来出世: 有些人觉得佛陀出世很简单,其实并非那么容易。如《妙法莲华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大般...

  • 佛陀《世间与出世间》

    故事就是世间,活在故事之外,就是出世间。 一位优婆夷走进祗树林,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后问到:世尊,我常听您说世间、...

  • 22-缘起法

    1法界常住 缘起法者,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然彼如来出世及未出世,法界常住。 (二九九) 当别人问佛陀是谁创造了缘...

  • 《活在故事之外,就是出世间》所谓世间就是因果,相信你的念头是因,

    《活在故事之外,就是出世间》 一位优婆夷走进祇树林,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后问到:“世尊,我常听您说世间、出世间,但...

  • 出世间

    【佛学故事】活在故事之外就是出世间 一位优婆夷走进祗树林,来到佛陀的面前,顶礼后问到:“世尊,我常听您说世间、出世...

  • 每个人要学会耕犁

    有一天佛陀到一个村子里乞食受到了婆罗门的刁难,婆罗门说:“努力耕田下种才有资格得到食物,你有耕田吗?” 佛陀点头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因为一个问题,才有佛陀出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au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