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软亚太研发中心,和一帮有共同爱好和追求进步的小伙伴,一起参加了混沌大学开学典礼,收获很多,下面列出几条记录。

理清了几个疑惑
(1)中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什么?怎么理解“闻味道,揪辫子,照镜子”和《可复制的领导力》中的中层领导制定规则和系统设计的矛盾?
中层领导是上传下达,向下分解公司战略目标,把公司战略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可执行的任务;同时向上反馈任务达成结果,并有效的管理上级不合理需求;通过“揪辫子”使自己站位更高,更能理解公司战略,分级的任务更贴近公司的战略目标;通过“闻味道”发现公司团队不正常的行为,进而通过“照镜子”进行反思。
制定规则和系统设计是战略层面的事情,与中层领导无关,是我理解有问题。
(2)初级管理者是如何完成工作目标的?
准确的传达任务,很多工作没有按照预期完成或者没有完成,主要是因为布置问题沟通不到位导致的。做好准确传达任务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樊登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举例说明布置任务要说五遍,主要过程“交代-复述-目的-风险-个人想法”,具体如下:
第一遍,管理者:“渡边君,麻烦你帮我做一件xx事。”渡边君:“是!”转身要走。
第二遍,管理者:“别着急,回来。麻烦你重复一遍。”渡边君:“你是让我做xx事对吗?这次我可以走了吗?”
第三遍,管理者:“你觉得我让你做这事的目的是什么?”“你让我做这事的目的大概是咱们这次能够顺利地召开培训,这次我可以走了吗?”
第四遍,管理者:“别着急,你觉得做这件事会遇到什么意外?遇到什么情况你要向我汇报,遇到什么情况你可以自己做决定?”渡边君:“这件事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如果遇到A情况我向您汇报,如果遇到B情况我自己做决定。您看可以吗?”
最后一遍,管理者:“如果让你自己做这个事,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和建议吗?”渡边君:“如果让我自己做,可以在某个环节……”

在工作中没有很好的完成任务,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清晰的验收规则和标准,所以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必须想清楚验收标准是什么?
(3)学习思维模型到底有什么好处?
提高决策的正确率和质量
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
认识一帮追求进步的小伙伴
认识一帮追求进步的小伙伴,比如吴雪梅大姐,郭满庄大哥,还有艾永乐老师、卓玛、Peacock等,都帮忙我解答了我的疑惑。,令我受益良多。
用“上帝的视角”看问题
学长在讲“杨三角”模型中的应用时,深深的感觉到学长的对他的理解和应用极为深入。他同时提到一个词“上帝的视角”,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感觉到我对模型的应用还停留在很浅的层次上,用他的话来说还停留在“上帝的视角”看问题。
第三人称叙述者如同无所不知的上帝,能够以非现实的方式不受限制的描述任何事物。如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点展开叙述,或是多个角色的心声交替出现。这种叙述方式由于没有视角限制,又称上帝视角。
综上所述,通过今天的开学典礼,认识了新朋友,收获了新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坚持下去的动力,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019年连续二十七天修心 土司于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