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教育问题,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抛去更年期跟青春期的鸿沟,发觉自己的口头禅常常是反问句横行。
那你为什么不能呀?
你不觉得这是应该的吗?
你怎么还没有开始写作业?
为什么别人可以你不可以?
你不会问问其他人吗?
你难道没有看见群里的信息吗?
大学放假跟中小学放假有什么关系吗?
你难道都不关注,自己不会看吗?
这些日常沟通中,每次当陈述的语调上扬、语速加快时,原本想要的平和就演变成了带有攻击性的语言,聆听的人更反感更缺乏交流的欲望。
虽然一直秉承凡事向内求的原则,但,这好像给孩子带来了灾难性的问题。
常常告诉他,无论什么事情,先从自身找原因,我们改变不了别人,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可这个结果是,加深了代沟,打击了自信心,孩子不积极反馈,也不愿交流。
孩子说,我都说了多少遍了,你都听不懂;算了,我不想跟你说了;你不觉得你说的很矛盾吗;你别说了,我知道了;哎呀,好了,你说了很多次了。
这些反问句是怎样伤害我们的呢?是“反问句”本身的问题吗?或许不是。
说的人只是想要更有效地加强说服力,说出来的反问句只是为目的服务,真正让人受伤的,是你潜意识中的态度。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反问句,常常伴随着对对方态度、能力和品格的质疑——而这些是我们对敌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往往具有一定攻击性。
比如,你一句“你不觉得这是应该的吗?”,仿佛是在表达“你缺乏基本的认知思维”,实际上你该平静地告诉孩子“这些是你应该做的”。这种对他人内在特质的怀疑,像是把你推到了孩子的群体之外,把你变成了与他无关的敌人。
想想自己,常常质疑孩子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每次的反问句都给人一种:不仅有质疑,还有强迫别人跟随自己观点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又常令人反感。
这种反问句具有强烈的情绪,这种情绪既是它有力的武器,也是它最伤人的刀剑,让沟通的双方从平等上升到对峙,说的人俨然成了掌控者,倾听的人要么遵从,要么愧疚,要么沉默,要么低头,这样一来就很容易使倾听者产生委屈和愤怒的情绪,一开始会暂时忍耐,把不满的情绪积压在心底,但久而久之就会表达出更强烈的反抗。
由此可见,我和孩子的沟通,终是累积到一定值的时候了,要么是讨论终止,要么是更大的冲突。这样的沟通如何进行的下去呢,无效且伤人。
有了抵触和反抗,就让本可以站在统一战线的人相互警惕、相互攻击。反问句的使用,就好像某一方开始主动进攻,最终受伤的,还是所有希望平和交谈的人。
原本我们期望通过反问句,增加引导性和目的性,说服对方接纳并行动,可,如果反问句起不到想要的效果,且反受其累,那使用反问句是为了什么呢?结束对话?宣泄情绪?还是掌控他人?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或者,你真的不想听听TA的内心想法吗?
所以,常常使用带有质疑口吻的反问句,真的很伤人。假如你能做到,使用反问句不包含任何伤害对方的信息时,在双方都理解你的善意时,反问句也是可以变可爱的。假如你做不到,还是要放平心态,不急不躁,温柔平和地陈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