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喜欢跟热点,比如你告诉他《孩子挑战》这本书不错可以读一读。他说,大家都读的书多没意思。也许过了5年,他无意中翻到这本书了,大惊!我去,这几年花了几万块参加的培训,感情书上早就讲了啊,你咋不早点推荐给我。我只好委屈的去翻5年前的截图告诉他五年前就告诉过他了。
最近我想说芬兰教育,因为他打开了我的思路,厘清了我的逻辑,串联起了我过往的知识。有些人又要说,为啥大家忽然都在关注芬兰教育了?我们的孔夫子早就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中国5000年的文化教育理念别国还来取经。你要这么讲,我也懒得和你费口舌了,毕竟有时间的话我更乐意陪孩子们。
一直觉得,做教育的人如果自己没了解教育的底层逻辑,就不该去坑孩子。尽管师范大学会学习各种相关的课程,但有些东西却是要到了一定年龄,有过一些体验才能真正顿悟。当然,这是我有了孩子,认真关注教育以后才有的感受。
做为一个流水线上出来的标准工科的女,做事总有一套标准化流程,简单粗暴又高效。明里暗里鄙视文科生的婉转,明明简单一个问题竟然要“隔山打牛”,“绵里藏刀”。但是,当遇到孩子时,大脑贫瘠得竟然如荒漠一片。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我却开始恐慌,那些三聚氰胺,那些被污染的食品和空气,那些监管不严的药品,那些劣质的出版物,那些不平等的教育资源......就算我自私的管好自己的孩子,那些同伴影响的力量依然无能为力。
关注童书妈妈的文字,是有了孩子后,她的文字带领着我一路奔跑。从和孩子读绘本开始,也大量阅读儿童教育、哲学、心理学相关书籍,以便厘清大脑,更好的带领孩子们。工作以来也常存心存敬畏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芬兰教育,刚刚接触会觉得像流行的STEAM,PBL课程。几天下来感觉更像是融合了蒙特梭利理念,华德福理念,正面管教,儿童心理学,脑科学等科学理念,进而形成的系统的教育框架逻辑。操作层面却又是涵盖了STEAM,PBL等操作,和教学大纲几乎所有学科,这些学科不是拆分出来而是融合在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中。就像一位伙伴所说,这是我吃饱了的最后一块饼。似乎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所有的学习都是在为学习芬兰教育打基础。
不禁感叹,这是对一个老师的要求有多高?不懂数学、哲学、科学、艺术、生物的英语老师,不是一个好体育老师。也许多年以后这些孩子会自豪的说,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体育老师不仅教了各个学科还教了做人做事,这样的体育老师我们想要很多。这样的体育老师,竟然是芬兰小学老师。翻译老师解释说,他们在学校有长达5年以上的教育理论和实操学习,还都是研究生以上学历。中国要是这个资质教小学,会不会有些人觉得浪费国家培养?就像研究生以上学历当全职妈妈是没出息的表现,被歧视一样。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难道不是应该最优秀的人来从事儿童教育吗?看起来,我们中国缺的不仅是教育环境,还缺教育认知,还缺老师,还缺.....唤醒装睡的人总是最难,少有人走的路也总是更加辛苦。但是,一个国家的教育环境不改变,其实每个人都无路可逃。
从事新教育,推动一个地方的教育气候,这是我给小米的人生礼物,也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惊喜的是,走在路上就会遇到同行的人,遇到三川玲老师,白滔滔老师,遇到一群能力超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让我觉得这条路虽然难但也并不孤独。
在与孩子的相处的这几年,收获满满精神食粮,不断被唤醒成长的记忆并思考过往的人生。那些生无可恋的人,那些自暴自弃的人,那些沉默懦弱的人,那些人格偏差的人......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童年,又遇到了怎样的人生节点。从一开始的紧张焦虑到如今的淡定从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全世界先进的教育都已经换了赛场,我们还在旧的跑道上拼命!》白滔滔老师在文中写到,中国是一个巨无霸,它启动任何的事情都会很费力,很慢。但是,我们可以慢,必须要先入场。我们的教育,必须离开旧有的跑道,迈入世界公认的教育新赛场。否则的话,我们在自己陈旧的、封闭的跑道上,跑得越快,距离真正的教育,也就越遥远。
孩子在成长,没法无限期的等待强大的祖国。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旁人无法替代完成,但是如果有缘,我们为什么不试试当好他们人生某一段路上的摆渡人呢?
感恩一路的遇见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