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原来的升学会是一个很赚钱的事情
多年前北京的升学堪称全宇宙最难的产业之一了,难点就一个字——乱。
原因特别简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从原则上绝对不能允许任何考试和选拔的出现,但好学校是存在的,好学生也是存在的,好学校想要好学生,好学生想去好学校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需求,谁也无法阻挡。
地下工作开始了。
于是升学开始进入一个关键性状态——不透明且私下进行。
另一个关键条件也出现了,优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减负,课内根本就不存在任何靠谱的成绩或者考试能够成为区分孩子的标准,原来仅存的小学毕业统考也不见了,课外机构和组织的杯赛考试便成了不得不参考的标准,就因为这些组织和机构能让更多孩子参与测试,结果看上去更加真实。
毕竟敢自己举办大规模考试选拔的学校,一般也没几个。
而这一切环节都要符合私下行动,隐秘行动这一个特质,于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就产生了,就比如我们看药品说明书一样,那复杂的成分你根本看不懂,你也不知道这“破药”怎么就卖这么贵,但你只能买。
稍微往下一想,你也就知道为啥升学曾经是个赚钱的营生了:BS怎么赚钱?不透明的私下招生怎么赚钱?那些顶着我有升学机会的怎么赚钱?
是的,现在回过头你可能觉得这么简单的忽悠怎么能信呢?
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筛选信息和辨别能力是几乎不存在的,大部分家长就算在今天这个政策严卡的时代依然一脸懵逼,一骗一个准。
所以当年有些规模不大的机构,一场家长会就是几十万甚至百万的营收,最后上不上的去反正过程都不需要跟你们汇报,一句“私下活动”就堵住了你的嘴,最后告诉你孩子成绩不够即可。
升学曾是一个肥的流油的行业。
二、KB的未来都是相似的
任谁都能想清楚,只要是名校,跟任何机构有“瓜葛”之后,这个机构显然都会沾上“光”,别说真有“瓜葛”,就算是小机构死命自己宣传自己“有能力”,学校百般辟谣说“没关系”,都一样有家长相信呢。
信息不对称的威力是可怕的。
于是有一种办法既可以把利益放在自己身边,又可以没有任何与其他机构有“瓜葛”的烦恼的办法,这就是自己做“KB”。
所谓“KB”,就是必须去这个机构上课,才能考那个学校,就算你成绩再好,不在这个机构上课,一律不要。
“KB”看似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减少焦虑的方式,但后续的问题太多了,一旦沾上了钱,都不好说......
KB里面的不透明制度体验过的家长都心知肚明,为啥不透明?为啥不告诉你排名?为啥不告诉你成绩?
你看到自己太差了你还续费吗?这还不是钱惹的祸。
别以为好好学习就管用,KB最终选拔还不是靠考试,刷原题你想不想?被出题老师点拨下你想不想?
于是“坑中坑”,“VIP坑”,“私人坑”,“小团体坑”,小石头听说过一大堆坑啊......
但更可怕的是啥?这些“KB”招生根本不靠产品,靠的是机会和关系啊!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服务真的挺堪忧的,孩子各种浪费时间,痛苦的感受问问过来人家长便知道,有些父母聪明点,早早可能就看破红尘退出了,有些就不信邪,一蹲就是三年,最后啥也没得到。
“KB”注定是一个必须被取缔的商业模式,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取缔后的“KB”一般不会直接消失,因为好学校和好学生彼此的需求不变,依然还会有私下的推荐,但不再是非KB不可,大家可以选择更多机构去留下成绩。
三、为什么你看到的升学信息90%都是假的
什么样的信息最让家长神经紧绷?
“xx学校活动了赶快行动!”
"在xxx学习就能去xxx学校!"
“赶紧给xxx老师简历,去报名,人家推荐了!”
小石头目睹了多年这些事情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想通过几个例子点醒你们:
1.学校会跟什么样的人或团体合作——信任的
信任这个词很有意思,学校从目的上很简单,就俩需求
(1)给我好学生的信息
(2)别四处声张,保护我的安全。所以学校常年信任的机构和个人一定具备这两个条件,这绝对是真理
但是,家长想要啥?家长就想要去哪个机构更大概率能上xxx好学校啊!这需求看似荒谬,但确实很多父母就是这么想的。
那么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产生了,如果A机构跟A学校关系好,被信任,每年大量推荐,那么A机构显然不可能四处宣传,更不可能胆敢在微信群更公开场所发送敏感信息引导和诱导其他家长蜂拥而上,这种行为完全就是在给学校制造危险和麻烦,而其实哪家机构和学校都清楚,真正实力符合学校要求的孩子本来就是少数,私下推荐的量完全足够。
所以,真正关系好的机构一言不发,甚至面对升学只能说“不知道”,“谣言”,去帮助学校平息问题,那怎么被家长知道呢?
所以你们听说的机会都是真的机会吗?
2.什么年代了,学校因为你是哪个机构才要你?
上述已经说清楚了学校的立场,偷偷摸摸要几个好学生就完事了,非要跟机构扯个什么关系?学校怕啥,第一怕出事儿被举报,第二怕选的孩子是冒牌货,成绩简历是虚假的。
你以为学校不知道很多家长手上的奖状是咋来的?你以为部分机构偷偷摸摸篡改成绩推荐上去的名单不会被识破?你以为社会上那个在家长圈还小有名气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老师”在学校眼里还算是个角儿?
成年人心里有算盘正常,但是真诚是合作的唯一桥梁,什么xxx老师有能力能推荐这都是炒作。在学校眼里,只有踏踏实实的老师和心眼多不值得信任的老师两种。
所以,平行对比多家成绩,是任何一个在学校谋其位的人都会选择的方式,把自己的标准藏起来更是关键,不要让机构知道,也不要让心眼多的人清楚,这是对学校最负责的方式,因为一个不适合的孩子进入了最好的班,这既浪费学校资源,给学校麻烦,也坑了孩子。
3.为什么真的“活动”你反而不容易知道
所谓“活动”就是有些孩子确定被学校要了,我们思考一个非常合理的场景,你是学校的话,你会希望被你招的家长大肆帮你宣传吗?
显然不会,一定会嘱咐孩子和父母要保证保密,而且一定会威胁他们,一旦泄密就不要了。
那么如果你是被DZ的孩子父母,你听了学校说的,你会干啥?
你会回家就跑微信、QQ群、朋友圈大肆宣传孩子上岸了庆祝一下吗?不会吧!
据小石头的经验,一部分家长会完全藏着一句话不说,还有一部分家长会偷偷摸摸的告诉自己的闺蜜,甚至连微信都不敢发,只敢打电话!
所以你们在微信群、QQ群看到的“xxx学校活动了招了xxx人”、“xxx今天活动了”、“本群xxx人上岸了”诸如此类的信息,你觉得是谁发的?
第一绝对不是学校,就算是信任的机构和个人,真的活动来了,学校也不敢承认,因为掉脑袋;
第二绝对不是上岸孩子的父母本人,因为他们也担心出问题。
至于是其他谁发的,那就不得而知的,是上岸父母的闺蜜?这得到真实信息就给转发出去的“好闺蜜”也是不多见了吧。
但是,“制造”一点信息成本真的太低了,随便注册俩微信号,改成“豌豆妈妈”和“彤彤爸爸”,再加个“五年级海淀”,都已经逼真的不要不要的了,完了自己造个截图,来个“爆款信息”,往群里一扔。
这做起来营销连成本都基本没有。
四、真正的升学信息没人乐意做,因为不赚钱
升学里面什么值得做?
从最好的到最差的学校的分析,生源分析,成绩分析;
从生源和发展角度跟进孩子的成长的分析;
各个区没事就变迭代的升学政策的解读和分析;
各个学校的对比、标准和依据的创造,极其复杂;
各种升学数据的调研寻找和核算,随便来一个不公开的信息调研就半个月一个月;
等等等等......
升学本来是所有人的事儿,不可能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考名校,要让更多家长了解升学才是升学领域该做的事儿,但是这事儿吃力不讨好,还不如搅合搅合赚点快钱来的实惠,谁爱干?
但如今政策逐渐变严,连看似那么合理的小升初特长生都正式宣布2020年取消了,还有啥不能取消的?
当年那种各家考试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家长如果还沉浸在奔波机构买机会肯定是要吃亏的!!!
核心竞争力不是机构啊!!!是孩子的能力啊!!!
中高考疯狂改革已经不能靠刷题了,你们怎么一点不着急,xxx学校递个简历推荐的消息都能把你急的恨不得上房,你真以为一个没有学习能力的孩子进了名校就能行?
所有商业都会经历一个野蛮时代,升学也一样。
曾经的升学都算是个行业,专门有人做,未来的升学一定是一种服务,只是把信息对称这件事儿做好了即可。
而所有在未来时代存活和发展的商业都一定带着一些美好的善良的期待,是为了让一些用户更好的存在的。
这绝对不是希望依靠别人的焦虑给他们一些不复存在的机会,这也绝对不是依靠信息不对称让本来不该参与进来的用户盲目消费参与进来。
从源头上分析信息的真实性,这是需要接触升学的家长都需要学习的一课,升学信息没有任何难度,只是信息多你没见到或者没记住。
好好把对你孩子而言重要的信息都掌握和知晓这是关键,千万不要把你孩子的未来托付给任何一个组织或者一个老师,任何盲目的信任前就问自己一句这是真的假的。
互联网时代,眼睛也是不靠谱的,多方考证吧。
注明:本文不针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纯是小石头的胡言乱语,请勿对号入座,也希望家长不要盲目焦虑,升学比你看到的简单,也比机构宣传的简单,你稍微付出一点时间,每天研究半小时,用点儿心,你绝对也没问题。
就像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坚持一样,你能做到每天坚持看小石头的文章吗,哈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