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因同事请假,原本上午仅有的一节课增至三节课。正好还有几个说话、写话题没有扎扎实实过,现在可以借这个机会讲一讲、说一说。
这些话题中有一个是选词语描述雨景的,我先让孩子们找一找哪些是必选的词语,大家选了“闷热、雷声大作、大雨如注”这三个词语,接着我对孩子们做了简单的指导,我不想先讲得太细,那样他们的思维容易受束缚,甚至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感觉反而不好。就让小家伙们按自己的想法来说一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孩子们开始准备了,你瞧——有的低着头,自言自语;有的歪着脑袋,边说边想;有的说几句停下来,和同桌商量一下;还有的一本正经,看样子是在心里默默地想。当大家忙着准备的时候,我看到铭同学一副没事的样子,大概已经想好了怎样说了,那么就让他第一个来发言。

过了一会儿,我示意孩子们停下来。然后叫铭同学站到台前来发言,他还比较自然,声音也挺响亮,特别是抓住了闪电的颜色来描述,给后面发言的孩子带了个不错的头。接下来我看到举手发言的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基本没有,怎样才能调动起女孩子的积极性呢?我想不如让男女生来个PK,规则是男女生间隔上场,哪组没人上台发言,哪组就为失败方,并且老师采取不点名的方式,大家自觉上去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样引入比赛机制,会不会激起女生的斗志呢?拭目以待吧!
规则一出,下面一阵骚动,男孩子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不过,现在该女生上场了,笑同学二话没说,果断地走到台前分享她的想法,她的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强,发言积极,所以她上台在我的意料之中,特别是她发言时抓住了雨的声音进行描述,这也正是我想讲的内容,现在我只需肯定、让大家学习就行了。接下来的男生是宋同学,他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了闪电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亮点,值得其他人学习。接力棒又交到了女生手上,这时候,女同学中有人观望,有的默不作声,有几个平时学习优秀的孩子似乎想上但又迈不出第一步。而男同学则开始起哄:“倒数5……4……”急得笑同学说:“老师,我能不能再上?”这可不行,那样怎能达到我组织这场pk的目的呢?我马上回绝了她。
男生看到没有女生上场,一部分人又开始倒数,另一部分人在叫怡同学的名字,因为她学习好,所以男生都把目光投向她,她附近的男生还不断地鼓动她上台,但似乎她并没有上台的意思,只是显得有些不安,我跟着用起了激将法:“女生难道就认输了?要成为男生的手下败将吗?”这一方法还真管用,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笑同学的同桌茜上场了。我带头热烈鼓掌,孩子们也跟着鼓掌。
男生依然有人上台,并且还出现了二人抢着上的情况,女生仍旧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不过终究是呼唤出来了。在同学们炽热的眼神、响亮的呼喊声中依次走上台的有荨、怡、妙三位女生,这就是我要的效果,有时我觉得孩子们之间的激励方法比我们老师点名更管用。她们的发言各有各的精彩,特别是荨同学,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常常让我想起《泉水叮咚》这首歌,她独特的构思,灵动而丰富的语言,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我对她们敢于上台的勇气进行了大力表扬。

其实我知道,女生中有实力的人还有一些,比如贤、珊、英、欣,但是她们都不善于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更准确地说,是没有自信。而我组织这样的比赛,其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己“逼”自己,因为有时候不逼她们一把,她们真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变得更优秀。
我只负责搭建平台,只负责制造一些小挑战,其目的就是为了激起他们的斗志,让他们为荣誉而战,为团队而战!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的勇气,增强他们的信心。
PK,仅仅是手段,最重要的是引领孩子们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