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念即菩提

作者: 木槿花开月满楼 | 来源:发表于2017-06-29 09:25 被阅读32次

佛说:缘浅便离,缘深则聚。放下执念,便是修行。痴恋着永恒的格局始终看不到佛祖普度众生的光芒,茫茫天涯,寂寞心酸,荒芜的的内心浅唱着华丽凄美的断章走过花开的时节。世人万千讽我,慰我人之皆有,无人能懂的我带着今生的落魄凄凉的心事深邃的眺望那湛蓝的天空……

“为管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首原产于《红楼梦》第五回的词被用作新版电视剧的片尾曲,让我觉得这歌儿是该电视剧最让人不忍调台的部分。

演唱者林申以其暗哑深沉的嗓音结合空灵的配乐音将首歌词中的万千感慨唱尽,真真让人感受到“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沧桑与悲凉。在我看来,这首词不仅是对红楼梦中各人物、家族命运的暗示与总结,更隐涵了作者一生际遇的体悟,也借由此词传达给读者,以点化后世。

这词未着一字华丽词藻,平白如话却让人感受到其中不言而喻的情感——一声沉沉的叹息。叹宁荣二府将祖宗的基业败尽:叹贾氏被抄家后“树倒猢狲散”的凄零:更叹无数的牺牲者———个性鲜明的女子们,早逝的、远嫁的、还有遁入空门的。曾经的满眼繁华如今却人走茶凉,正好像宝玉辞别贾府那天的皑皑白雪——恩换了,怨报了,缘尽了,情便也灭了。再没有人情世故的羁绊———没有身世之感,没有爱情之殇,也更没有了求取功名路上的迷茫。不可控制,难以预知的情感终使悲剧已成定局。

似乎太沉重些了罢,我力图从词中找出一些积极面,避免自己陷入“人生无常,各有天命”的喟叹之中。于是我牵强地想到:或许曹雪芹也正建议人们“放弃执念”?

执念,是执念让黛玉跳不出自怜自艾,跳不出因自卑不安而无来由的猜忌:是执念让王熙凤留不住家庭,又机关算尽终害己:是执念让探春与母亲、弟弟不和:是执念让惜春放下一切,走上她早已权衡思索过的路— —皈依佛门,然而她在青灯古佛,暮鼓晨钟里又能真正解脱吗?寺庙、尼庵哪里又是一方清静之地啊?

放下吧,正如那个佛家小故事里“师傅背女施主过河,小和尚在过河后很久表示质疑,而事实是老和尚已放下了女施主,小和尚仍没放下”一样。放下执念是不在提,不再想。但这又谈何容易,所以黛玉仍要死,宝玉仍要出家,宝钗终要守寡,执念使所有人都没能得到幸福,使所有人都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或强颜欢笑。

而作为“听者”的我,也要学着在生活中放下执念,不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不追问无碍乎自己的东西,看起来尽管有“独善其身”之嫌,但的确不失为少沾染是非,远避无谓的人情世故的一条良策。

当然,从反面讲,放下一切执念就又意味着要放弃不少生活乐趣。如无执念,宝黛的爱情又如何引万千读者泫然欲泣?如无执念,如何体会人世间一切细腻如丝的爱?只是放下那些沉重的罢了,如果让你觉得累了,就松手吧,当漫天飞雪铺满来路,或也能发一句感慨: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相关文章

  • 放下执念即菩提

    佛说:缘浅便离,缘深则聚。放下执念,便是修行。痴恋着永恒的格局始终看不到佛祖普度众生的光芒,茫茫天涯,寂寞心酸,荒...

  • 放下执念,即得超脱。

    放下执念,即得超脱。是么?

  • 放下执念即风景

    昨晚 得知女儿今天回家,心里又惊又喜,终于可以团圆了,三个人从工作单位回到家庭,享受团聚的快乐,心里美滋滋的。...

  • 《六组坛经》语录摘抄-书写稿(一)

    执念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内心即是一切众生相! 语录一: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 一日一书

    智慧愚痴心之隔, 天堂地狱一念间。 烦恼放下成菩提, 心情转念即晴天。

  • 读《百喻经》D21

    60 、见水底金影喻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相非相,即见如来。执念为空不得空,执念为有不得有,放下执念才得寂空 6...

  • 抄书修行!

    抄书即是修行。 经常说:放下执念、放下执念,这“放下”其实有些时候就是“执念”。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也很简单——不...

  • 不停的雨

    对无缘的人纠结不放, 对错过的情耿耿于怀, 这是对自己莫大的伤害。 执念而生,执念而亡; 一念放下,即获重生。 人...

  • 执念与反省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放下执念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

  • 2017-11-07

    放下执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下执念即菩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fm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