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我是来搞笑的
安贫乐道?去NMD的!

安贫乐道?去NMD的!

作者: ibenlai | 来源:发表于2017-04-10 00:17 被阅读54次
    安贫乐道?去NMD的!

    安贫乐道:安于贫穷的境遇,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写到:“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桔虐,书蠡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张岱出生在仕宦之家,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享尽世间繁华。从他的喜好可以大致推断出士大夫阶层过着钟鼓馔玉雍容华贵的生活,这种生活可与贫穷无半毛钱关系。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是刘禹锡被贬安徽和州县时被当地知县排挤所作,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种交友方式可以推断出落魄的士大夫在社会上仍有一定的地位及权势。虽然落魄,但仍能得到不少家境殷实的亲戚朋友的帮助,所以生活过得并不贫穷,甚至还有闲情逸致“调素琴,阅金经”,这种生活与贫穷仍是不沾边的。

    陶渊明在《责子 》中写到:“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陶渊明辞任彭泽归隐田园后,就彻底退出士大夫阶层了。成为庶民后的陶,虽然尚能在亲戚朋友家蹭吃蹭喝,但终于不能为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致使他的五个孩子荒芜学业庸碌一生。其中陶雍份和陶端佚更是十三岁连六与七都不认得,可见智力有问题,这和陶大量饮酒不无关系,但陶大量饮酒仅仅是因为喜欢喝酒吗?其中会不会有其它的原因呢?看到这种情景,陶渊明的曾祖父(东晋大司马陶侃)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诈尸。

    从上面三个例子,大概可以推断出,士大夫阶层生活优渥,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往来亲戚朋友也非等闲之辈,就算家道中落,也还有殷实的亲戚朋友帮助,日子过得并不清苦。安贫乐道是他们精神上的追求,但并不是他们现实生活的写照。

    所以当你选择信奉“安贫乐道”时,你是不是应该检验一下它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呢?对于安贫乐道,我是有怀疑的。历史上安贫乐道的最佳例证可能要属颜回了,孔圣人是这样说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是,要知道颜回二十九就白完了头,虽然可能是基因的原因,但是也不排除是生活压力所迫或者营养不良的原由,颜回的早死是一个力证。人是不想早早地白头,早早死去的,所以我不得不怀疑。

    你我都是凡人,六根不净的凡人,睁开眼看见的是滚滚红尘,闭上眼想到的还是滚滚红尘。滚滚红尘中,我们追求名利及有品质的吃穿住行,想要拥有真挚的友谊、甜蜜的爱情、和睦的亲情……

    但是,因为贫穷,生活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最终不受人待见将是大概率事件。假如你想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品质,请记住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假如你还是不能领会我的意思,那么请看看桥头的乞丐,问问自己你愿意过那种生活吗?当然你可以把帝都个别乞丐有好几套房产作为反驳我的理由,对此我无力反驳,我只能说,你是对的,你去吧!

    安贫乐道是士大夫追求的为人处世之道,而在士大夫消失百年后的现在,我们应该勇敢地喊出:安贫乐道,去NMD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贫乐道?去NMD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ij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