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人生三宝之二
□ 湖 山
在许多人看来,慈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是迂腐、懦弱、胆小怕事的代名词。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慈是人生的大智慧,慈可以使人勇敢、宽容,是维护社会和谐的正能量。慈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化敌为友,使人一生平安。在战争中,慈又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级谋略,是瓦解敌人的战斗力。老子告诫人们不要有残忍的行为,舍慈且勇,必然走向失败和灭亡。
一、因为慈爱,所以勇敢
老子说:“慈,故能勇”,人因为慈爱,所以勇敢。有慈爱之心的人,会以其内在的爱心,外化为一种勇敢的举动,舍生忘死地保护弱者。
2014年6月10日上午,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发生了一起劫持人质的案件。上午9时许,一名张姓男子潜入学校,直接进入教学楼二楼正在上课的一个教室。他携带着自制炸药、尖刀和汽油,劫持了班里的50多名学生。语文老师秦开美面对歹徒,表现的十分冷静,她一方面安抚学生,一方面劝说歹徒停止作案。她主动提出,让学生们先走,自己留下作为人质。 张某答应了秦开美的要求,惊慌失措的学生们得以迅速离开教室,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潜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浩口镇派出所民警及镇上的领导迅速赶到现场,与歹徒展开谈判。经过谈判组反复做工作,张某最终答应,由镇委副书记王林华来顶替秦开美老师当人质。上午11时许,张某情绪开始失控,他将王林华逼到教室的角落,用汽油泼洒到王林华的身上和课桌上,并将手指按向与自制爆炸物相连的打火机上。情势危急之下,警方当机立断,命令狙击手果断开枪,当场将歹徒击毙。
秦开美老师说,当时她只想让学生们安全离开,她连遗书都写好了,根本没想到能活着出来。王林华书记也说,面对歹徒根本没想到害怕,只是事后想起来觉得当时的情况十分危险。这就是老子所说的 “慈,故能勇”,因为他们有慈爱之心,才能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做出这样勇敢的举动。
二、因为仁爱,所以宽容
人心存仁爱,就会变得宽容。老子是非常宽容的,他主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以使人人行善。有些人认为老子的这一主张,是一种迂腐的观念,是理想主义,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1754年美国独立以前,弗吉尼亚殖民地议会选举总统,华盛顿作为驻军长官也参加了选举活动,大多数人都推举华盛顿为候选人。但一个叫威廉·宾的人坚决反对。他同华盛顿发生争吵,并把华盛顿一拳打倒在地。华盛顿的部下带枪赶了过来,当时的气氛十分紧张,只要华盛顿一声令下,威廉·宾就会被当场打死。然而华盛顿头脑十分冷静,他只说了一句:“这不关你们的事。”
第二天,威廉·宾收到了华盛顿派人送来的一张纸条,要他到一家小酒馆去见面。威廉以为这是华盛顿要约他决斗,于是他带了一把手枪前往。到了小酒馆,他见到的是华盛顿真诚的笑脸和一桌丰盛的酒菜。华盛顿对他说:“威廉先生,犯错误是人之常情,纠正错误则是一件光荣的事,请握住我的手,让我们交个朋友吧。”
威廉·宾被华盛顿的宽容感动了,他握住华盛顿的手说:“华盛顿先生,请你原谅我昨天的鲁莽与无礼。”从此威廉·宾成为了华盛顿坚定的拥护者。华盛顿用仁慈和宽容化敌为友,并最终羸得了竞争对手的支持,这难道不是大智慧吗?
三、“报怨以德”,必有所得
老子主张:“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无论大小多少怨恨,都用德行来回报。王弼的注解说:“小怨则不足以报,大怨则天下之所欲诛,顺天下之同者,德也。”小的怨恨不值得去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两败俱伤。大的仇怨,也不用你自己去报,让国家的法律去制裁,这就叫做顺从天意,是德行的体现。王弼的解释很到位,体现了老子的宽容大度,只有宽容大度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报怨以德”。
战国时期,魏楚两国边境有一个小县,宋就是这个县的县令。边境两边的村民都有种瓜的传统,这一年春天, 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这边就组织一些村民,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连续浇了几天水,瓜苗的长势明显好转。楚国的村民看到魏国人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于是一些人晚上就潜到魏国的瓜地里去踩踏瓜秧。
魏国的村民气愤已极,要去报复。宋县令知道了这件事,就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村民们怒气难平,纷纷嚷道:“难道我们就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只能解解心头之恨,出一口气,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的一个瓜的收获。”
村民们皱紧眉头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宋就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触动,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
“报怨以德”不是软弱怕事,而是以谅解求得和解,看上去好像是吃亏了,实际上是有所得,消除了自己的对立面就是一种福报。
“报怨以德”是一种化解矛盾的高等智慧,它的特点就是逆向思维,从结果来看行为,结果是好的,说明你的行为是对的,“报怨以德”的结果一般都是好的;如果结果不好,损人不利已,就说明你的行为是错的,冤冤相报的结果只能是加深仇恨,恶性循环。当魏国的村民要采取报复行动时,宋就采取的办法就是从行为来看结果。“报怨以德”,必有所得,魏国村民的善举,不但保住了瓜地的收成,而且化解了两村矛盾,从而促使了两国关系的改善,结果比预想的要好的多。
四、最大的宽容是放弃报复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这句话讲的非常深刻,与别人发生过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之后,难免还会留下一些余怨。因此最好的为人处世之道,就是尽量不与人结怨。
《墨子·兼爱》中说:“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天下的祸患,起因就是篡夺、结怨和仇恨,这是不相爱造成的。不相爱就是没有慈爱,人没有慈爱就会惹祸上身。避免与人结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篡夺,更不要作恶。篡夺就是损害和剥夺他人的利益,损人利己必然会与人结怨。作恶就是做坏事或是具有残忍的行为,作恶必然与人结仇。凡事都有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善得到的是善报,作恶得到的是恶报。
班固的《汉书·酷吏传》记载了一位酷吏严延年。严延年廉政无私,为官清正,但因为“疾恶太严,过行杀戮”,最后身败名裂,不得善终。
武则天重用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酷吏,来俊臣不仅“以其人之道”,刑讯逼供了自己的“同伙”周兴,还撰写了一本让人震惊的《罗织经》,此书收录了多种罗织罪名,刑讯逼供的手法。审讯前,来俊臣一般先请囚犯“参观”刑具陈列室,囚犯们看后,很少有精神不崩溃的,再清白的人也都乖乖认罪。酷刑之下,不知平添了多少冤魂。在一些忠直大臣的冒死揭发进谏下,这些酷吏最终结局悲惨。如周兴、索元礼一个在被流放途中被仇人杀死,一个惨死狱中,而最“酷”的来俊臣被武则天下令斩于洛阳西市。行刑之日,人皆相庆,行刑后,众人争着剜眼、剖肝、吃肉,这还不解恨,又骑着马践踏尸骨。“三酷吏”被严惩后,唐朝就再也没出现过“酷吏时代”。
许多祖上读过史书的宗族,在后代家训中都有“戒残刻”的规定,要求本族子弟,尤其是为官的子弟要汲取历史教训,避免为官以后的残忍行为。同时也提醒人们,立身处世应当以“慈”为怀,即便你是秉公执法,也不要有残忍的行为。
人的一生可以做到不作恶,却很难做到不结怨,人与人相处,磕磕碰碰,误解误会,总是难免的。不管是什么原因与人结怨,都要用宽容去化解。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不能宽容,就会处处树敌,寸步难行。在老子看来,最大的宽容不是不记旧怨,而是放弃报复,以宽大的胸怀,求得人与人之间的谅解与和谐。这就是“报怨以德”要得到的结果,从根本上消除怨恨。
五、“慈”的力量是巨大的
老子讲的“慈”是与战争相联系的,老子是反对战争的,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慈爱来说,用于战争就可以获胜,用于守卫就可以巩固。这里讲的“慈”不是战术,更不是对敌人心慈手软,而是一种瓦解敌方力量的谋略。
我们看战争片时经常听到一句话“交枪不杀”,当年解放军部队有严格的规定,国民党官兵只要放下武器投降了,就不能伤害他的性命。对于战争中的俘虏,也不能虐待,受了伤的给予医治,想回家的发给路费,这就是战争中的“慈”,是革命的人道主义。
老子说:“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如果上天要帮助你,就会让你变得仁慈。古人认为上天是最高的主宰,上天帮助谁,谁就会取得胜利,帮助的形式就是让你成为仁义之师,因为仁慈可以使你变得强大。 在战争中,“慈”也是一种战斗力,它能够起到分化、瓦解敌人,减少部队伤亡,争取民心的巨大作用。敌方的官兵知道你的人道政策,就不会拼死抵抗,这样就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胜利。
《孙子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矣。”不以战争的手段使敌人屈服,才算得上是最高的谋略,“慈”就属于最高谋略的一种。
六、舍慈且勇,死矣
当然也有相反的选择,老子说:“今舍慈且勇,死矣”。如果你舍弃了仁慈,还要逞匹夫之勇,那下场只有死路一条了。道理很简单,失去了慈爱的勇敢就是暴行,你对别人不慈,别人就对你更不慈,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必然覆灭。
“舍慈且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楚霸王项羽,秦将鄣邯的20万部队投降了项羽,项羽怀疑秦军诈降,一个晚上就把这20万降兵全部坑杀了,非常的残暴无道。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使项羽失去了民心,老百姓不希望推翻了一个暴君,又上来一个暴君统治国家。二是项羽的部队在战场上将付出更大的牺牲,反正当了俘虏也是死,不如跟你死拼到底。在楚汉相争中,项羽无论从军队的数量,还是军队的战斗力,都远胜于他的对手刘邦,但“不慈”使得强弱易位,这位残暴的西楚霸王被韩信打败,在四面楚歌中全军覆灭,项羽自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自刎而亡,最后让刘邦得到了天下。项羽就是死于“舍慈且勇”,他在道义和智慧上输给了刘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