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62082/0cc973d938d16019.jpg)
今天,我和周洋阿姨讨论了普通心里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今天的收获是一把让人变得美好的钥匙。
周洋阿姨分享了家庭教养模式有4种类型:权威型,独裁型,溺爱型和忽略型。我自知在你的教育早期,我们家多数时候在后面三种类型的教养模式中轮换。这使得你在早期未能获得爸爸和妈妈的高关注和高要求。
我保证,在以后的每一天里,妈妈都将会记住高关注高要求这六个字,在与你的互动中实践这一理论。训练我自己成为权威型的父母,训练你成为独立,高自尊的少年。
我们今天还探讨了斯金纳的老鼠箱实验,详细分析了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和负惩罚的四种行为反应方式。
强化的意思是让一个行为出现或者次数增多,我们希望一个行为的次数增多,那么这个行为一定是好行为。而惩罚则与强化相反,是使一个行为的次数减少,甚至消失。因此惩罚所关注的行为一定是不好的行为。结合我们昨天在“阅读心灵地图”微信群分享的看见别人的好这个主题,我们俩一致认为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好的行为上,因此要多用强化,少用甚至不用惩罚。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是指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积极强化物。这会增加个体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8点前完成作业(个体作出一个行为),可以和爸妈一起玩桌游(积极强化物)。当你知道8点前完成作业就能够玩桌游,8点前完成作业这一行为的出现次数将会增加。
负强化通常和消极强化物相关联,是指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消除消极强化物,这也会增加该行为的出现频率。例如,当一个不断受到父母打骂(消极强化物)的孩子,考试成绩好时(个体做出一个行为),父母就不打骂(消极强化物消失),考试成绩好这一行为将会增加。
因为负强化,总是和消极强化物联系在一起的。尽管结果也是好的,可是过程中却已经产生了伤害。
美好的结果要用美好的方式获得。美好的钥匙就是正强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