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切苦恼、忧虑、痛苦,都源于内心的障碍。
这句话是谁说的?
是我说的,但又不像是我说的,也许是我以前听说过的,只不过忘记了,但在意识上有了印记,而现在自己又说了出来而已。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写文章习惯于引用一些智慧书籍的语句,比如我经常注明:“《道德经》说”,“《学经》说”,“《易经》说”等.
为什么为这么做?
一是的确这些话是源于这些书籍,二是,大家普遍对于古代的智慧比较信服,这样也会显得我的文章比较有深意。
为什么我今天要说这个事?
因为,我希望大家无论一句话出自哪里,无论是谁说的,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轻易否定,至少能够做到:
不明不信,存疑而不去,待机而解。
而后在实践中去参悟并做到:
求实而去名,有实为据,不因万人皆然而附,不因大师之言而从,以行证言,勤而行之。
我们生而为人,来这世界上走一遭,希望能够为万物繁荣而做一点贡献。
而如果要做出贡献,不仅仅是要做到践行真正的智慧和大道,更应该起到一点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道德经》说:
道可道,非常道。
意思是:规律是可以被掌握的,规律又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我认为这一点是对的,既然规律都是在变化中,是不是要把先贤总结的规律,经过我们的努力,使之更加符合于当下的情况?
就像我国践行着社会主义道路,但实际上是结合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实行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可能也是佛家所说的“不着相”吧。
但这一切的基础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思考,再思考。
说到思考,很多人也包括我,认为最好的思考是需要在安静的环境进行。
但现实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独处安静的时间?
执着于安静的环境是不是也是一种“着相”呢?这种执着是不是也是一种内心的障碍?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
身旁环境杂乱,然心静若水,唯现己之心意。所谓无碍者,自生自消,释然而不相介怀。
这种状态不就是恰恰符合了“守中”的内涵吗?
知源而有支、守内而攻外,识浊而持清,行躁而心静,实言而行践,此谓之守。
不远名利是有笃静,不弃七情而得明心,不去五味而无所贪,不离声色自居清静,此谓之中。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业务更精进,心性更纯正。
写于2022年01月0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