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是流量变现的时代,而普洱茶的销售,是所有茶类里最具互联网思维的品类,我们来总结下热门的流量入口。
一、茶博会
传统的茶博会模式,是最近20年来茶叶的基本流量入口。记得在2007-2008年,是茶博会的黄金时代。我见证了众多品牌以参展茶博会为主要的渠道拓展模式,通常都有所斩获。发展了下级经销商,同时,也销售了很多产品,很多商家在茶博会上卖空所有产品,赚得盆满钵满。
近年来的茶博会,有泛滥之嫌。全年几百个茶博会,批发出各种龙头企业、茶王、金奖无数,众多茶友已经对茶博会免疫。以前在茶博会上买茶,是一种值得夸耀的行为,起码可以保证真品,现在一说在茶博会买茶,大家的反应都是:“你才在茶博会买茶,你全家都在茶博会买茶!”。众多品牌都已经分享了各自的客户,茶博会更多是熟客的聚会,该预定的早已经预定,该试的茶品都已经试过。茶博会已经变成了各商家的自嗨,许多业内人士认为现状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一场茶博会,花费不菲,鲜有正规企业能赢利者。茶博会的几大忽悠秘技:现场压饼、螃蟹脚、冰岛、昔归、各种古树毛茶,也早就被精明的茶客识破。带上几百元一公斤的几箱勐库茶,茶博会后换回一台奔驰的神话,越来越罕见了。至于摊位上摆满的各种几元到几千元的中茶大益老茶,都需要“有识之士”去辨别了。
茶博会的没落,已经是明显的事实了。大多数茶叶企业抱着不明觉厉的心态去参加,似乎不去赶场就丢了什么,或者幻想几个人傻钱多的金主。茶博会作为流量入口的方式,渐渐变成非主流。
二、大益等名企产品
今年年初,业界爆出的大新闻就是几家在淘宝网上著名的大商家相继拒绝或者被拒绝销售大益。毕竟,按照大益的官方定价,作为引流产品的大益,将不再具备引流作用。这是最关键的。大家毕竟都是靠知名品牌的产品,放网上最低价把人引来自家店里,然后推销其他有利润的产品,如果不具备这个作用,大把压货无疑是不明智的。
这个招数,当年我也曾用过,所以深得其中之妙。所谓品牌大厂的招牌货,同样价格完全可以用古树级别的产品完爆其口感。同等品质完全可以用几分之一价格的产品完爆。慢慢,客户将转化为自有品牌的粉丝,而对于大益之类厂家来说,网上低价无疑破坏了其经销商体系,让经销商无利可图。毕竟,互联网思维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而大益专卖店,却无法转嫁其成本,更何谈利润?大益封杀得有理,淘宝商家的做法也完全有理。只不过,各家讲各家的理。当然,我更多倾向与淘宝商家,人家正规去买的大益正品,愿意100元买了卖80,碍着谁了?
淘宝知名商家,基本都是靠大益等名企的流量起家,慢慢导向自有品牌或者定制产品,这是一个基本玩法。如果各大品牌增大压力,引流工具不畅的话,会对许多电商造成巨大影响。据坊间传言,年初退出销售大益的商家,今年销售大幅下降,同时,大益双十一成交再创新高!
三、名山古树产品
这是大滇模式,班章、易武、冰岛、昔归等自带流量,我们就是把这些产品当做引流产品,每年带着客户在各山头转,让茶区透明化。所制作的产品利润低到不堪入目。这个背后的逻辑是我们需要这些发烧友的流量,通过他们传播到周边人群,教会更多的人喝茶。至于利润,大滇早已经挖好坑等待。承包的数千亩名山基地茶园,只要按照市场价卖,就有不菲的利润。每个人不可能永远只喝顶级茶。这是我的基本判断,你喝完这些茶,自用或者送礼或者存放,在大滇基地里,总有一款适合你。只要按照老百姓的毛茶价销售,我们就有利润。这个利润来自长期以来我们对茶山的投入,光明正大。各种基地,从麻黑、高山、蛮砖到贺开、班盆、新班章、景迈、困鹿山、邦东,我们早已准备好套路。从生茶到熟茶,还会有更深的套路。商道,本来就是各种套路的集合!
四、茶山客栈
当你在易武开一个茶店,你会发现很少人愿意进去喝茶,当你开一个客栈的时候,你会发现会有许多人来喝茶。或者不得不来喝茶,反正吃完饭闲得蛋疼,不喝白不喝。由此,拥有大量优质资源的商家,就有机会把自己的原料推销出去。关于这一点,你会在大理、丽江的客栈有着更深的体会,客栈的价格不高,然后,进去之后,你一定会优惠买到各种门票、优惠的旅游线路价格、以及天麻、翡翠、普洱茶等特产。
我们会秉承这样的逻辑,在各大茶区建设精品客栈。分别设立两条路线:其一是高价路线。客栈的价格比较贵,然而,我们会免费带你去薄荷塘收鲜叶、免费帮你加工毛茶等。其二,是客栈几乎免费,然而,需要买够大滇几十几百万产品才能入住。当然,客栈硬件一律按照当地前两名的高水准来建设。不说第一,只因为做人要低调。
你可以不喝茶,但你必须住宿。这一切,正如当年为了挖金矿的人所备的牛仔裤。不是所有挖金子的都能赚钱,为这些人提供装备或服务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
我们已经为未来做好了准备,拥抱下一个流量风口,请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