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妹家的孩子上小学了,表妹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学校,每周回家一次。当表妹和我说这一情况时,我犹疑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孩子只有六岁,住宿能行吗?我的言外之意是会不会有些早,会不会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影响。可表妹夫妇却说挺好,孩子的独立性得到了锻炼,自己的被褥和衣服都知道整理了。看着表妹坚决的表情我知道多说无益,只是在孩子落寞的表情里我有种遗憾。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小小年纪,大大书包,孩子不堪其重。择学校,择老师,家长早已乱了阵脚。我相信叠被子,洗衣服,整理内务这些事我们的孩子在父母身边一样也可以学会,或者迟些时候他们也一样可以做到,而父母不在身边的不安全感却很容易让我们的孩子过早背负焦虑与紧张,会成为他们一生的遗憾。
2.
一次出门乘坐客车,一上车就发现车上有很多小乘客,有的有家长陪在身边,有的就是一个人。尤其是其中一个女孩子,六七岁的模样,一路上都是一个人坐在那里,忽闪着大眼睛很机灵的样子。到学校门口下车时,我注意到她身边没有大人,是车长帮她拿下的书包,人很多,车长下车后就照顾别人去了,她半拖半拽的拿着她那个挺大的书包。我忽然感到心痛,那么小的人儿,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承宠的年纪,可她就却要独自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我不相信那么小的孩子远离父母会没有焦虑,而长期焦虑下成长的孩子怎能有正常的性格?
3.
其实我该庆幸儿子的初中是在我身边读的,否则我的陪读生活早在三年前就得开启。三年初中,儿子就近在家附近的乡镇中学就读,不必奔波,少了牵挂,日日可归家,夜夜可安眠。眼见他个儿窜高了,喉结突显了,唇上绒毛变黑了,亲历着孩子的成长,抚平他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纠结。路灯下我们母子一起从学校回来,日间的种种是我们归途中的谈资。客厅的沙发上,我们在忙完各自的事情后可以坐下来交换意见。我参与了他从少年到青年的蜕变,我是幸运的,在儿子成长的旅途中我不曾缺席。
4.
龙应台说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其实想来即便孩子一直在身边读书,也不过是十二年的光景,而这十二年里,有多少时日又是我们父母无法插手的。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也在一天天练就自己独飞的羽翼,所以当他还需要我们呵护时,不要盲目的过早推离我们的庇护,要知道羽翼丰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我们要学会等待,给他们以时日,毕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有等待的耐心,当他们羽翼已成我们再做那个勇敢决绝的放飞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