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午,我在图书馆里坐了很久,一直到那个男孩收拾完东西离开,才慢慢也收拾了东西走了。
我的右前方坐了一个约摸高中的男孩,他一直低着头玩手机或是学习,从我的角度看过去,他像极了我哥哥。我觉得,假如在这一刻我忍不住偷拍一张,拿给爸妈看,他们也会这么认为,但是我始终没有拍照,一方面因为我怕把这个小男孩吓走,另一方面我不想父母也再感受一次这份相似带来的揪心。
哥哥是在2年前走的。
从高中开始我和哥哥就开始在2个城市生活学习,他在老家,我在现在的城市。哥哥对我很好,他很懂事,而我,因为年纪小,总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着哥哥对我的好,并不曾想过如何也对他好一点,甚至有的时候还自私地幻想自己是这个家唯一的孩子,唯一可以获得父母长辈关爱的那个。我想每一个有幸成为非独生子女家中老小的孩子,都一定知道我在说的这种小心思。
似乎,所有成为大哥大姐的孩子,从较小的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都开始无形的承担起一份付出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我的哥哥当然也不例外,他对于我的自私丝毫不介意,一如既往地对我好,总是把他觉得最好的都留给我,也总是第一个问我在哪。
得知哥哥走了这个消息是在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午后,那时候还是夏天,阳光和往日一样烤人地照射着,我突然的愣住了,我一直介意的、这个和我分享着各种关爱和资源的人,突然地就这么没了。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才明白了“哥哥”这两个再简单不过的汉字,对于我的意义,忘了当时我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只记得我并没有歇斯底里,好像只是默默地走开了。
记得以前听过的一篇文章,里面说,当你至亲的人离开的时候,在当时你并不会感觉那么悲痛,只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偶然看见一双熟悉的鞋子或是听见一些熟悉的语句的时候就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那时候,在拥挤的公交上,第一次听见这段话的时候,还是个不问世事懵懂的孩子,只是觉得感动,而现在回想起这些字眼,才觉得心痛。
我们总是习惯去从经验中学习,从逝去中反思,所以当一切还尚在还触手可及的时候,总不会那么珍惜,但当这种触手可及的权利永远被剥夺,便开始了永无止尽的回想。
小男孩手机震了两下,兴许是他的家人唤他归去了,他收拾了自己的东西,背起书包,起身走了,他这么一站起身来,我才找到机会好好的看了他,其实,他们长得竟一点也不像。而我却因为这个某个角度和哥哥有些相似的少年,傻傻呆坐了3个多小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