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5258字,阅读时间为9分钟)
很多爱孩子的家长来问:为什么我的孩子懒散没有动力?为什么我的孩子小富则安,不太追求卓越,为什么孩子控制不住网瘾,管不住自己?……
对此,我也困扰了很久很久,这群互联网的未成年原住民,不仅仅享受了他们的父辈祖辈从未享有的物质富足和丰盛,也享有了一个相对价值多元、不断开放的精神成长空间。可是,他们为什么普遍缺乏动力了?
这几年,我接触了很多青少年,我似乎找了问题的部分答案。我发现有不少孩子,他们虽然年龄不大,却神情笃定、目光如炬。他们在那些或懵懂随性、或冷漠麻木的同类中显得颇为扎眼。
在青少年项目中,我常常请孩子们去设想未来五年、十年后的自己的状态,并用彩笔画出了头脑中那幅画面,然后写出自己的目标和计划。这个活动是如此的有趣,孩子们总是尽情地涂鸦,而通过他们那千奇百怪的图画和文字中,我总能隐约窥见那些藏在孩子心里的小秘密。这些孩子中,有两个孩子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A虽然只有14岁,上初三,人却生得颀长而秀美,看上去仿佛已经是个大学生了。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金牌经纪人。她的计划如下:明年努力考上一个好高中,尽可能多涉猎心理学、法律、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知识。高考目标大学是中国传媒大学经纪人专业。大学期间接触影视、艺术经纪公司并争取实习机会,毕业后争取留在北京或者去上海发展,历练3-5年的时间,步步为营、脚踏实地,三十岁时,成为金牌经纪人,并且越来越好。
B是一个高二的学生,她目前在一家二线城市的著名高中的理科大实验班,她目前正在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在线模拟联合国大会项目,这让她很纠结,因为妈妈希望她多花时间在课本和考试上。她用连环画的方式,对未来5年的人生做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预演。她的理想是考取国内一线大学的机械专业,同时取得各种资格水平证书,然后到德国慕尼黑大学继续深造,同时要积极参加涉及经济和全球化的各类演讲论坛等活动,争取取得机械和经济学双料学位,在学术领域深耕……最后,要成为一个环游世界的学者。
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独立有主见,他们的目标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看到这些积极正向、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我仿佛看到了五年后的那个阳光灿烂、自信独立的更好的她(他)。
亲,看到这里,我不知道您心中作何感想?我想,“后生可畏”这句成语,一定是好久好久以前的某个时刻,某个老先生发自内心的感悟!就如此时此刻的我和你!
我从来不敢小视有梦想的人,不管他是7岁还是70岁?有梦想的人,内心安装着一台超级发动机;他们会跑得比没有梦想的人快;有梦想的人,自带能量光环,他们无需别人的照亮,并且能够源源不断地辐射出能量。
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感”和他几乎所有层面的幸福都密切相关。有无目标和目标的质量,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是否幸福、成功、有意义。孩子身上的动力不足、懒散无毅力,乃至于网络成瘾、游戏成瘾等诸多问题,很多的程度上都是因为目标感的缺失。
一、就目标感而言,当代年轻人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美国青少年问题专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戴蒙,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年轻人在他们人生中所表达出来的目标感,对美国年轻人(12-22岁)分为了四类:疏离且缺乏目标感的人、空想家、浅尝辄止者、有目标感的人。
疏离者(25%):完全没有目标感的人,表现为冷漠、不合群,部分人仅仅将兴趣限定于追求享乐和追求自我膨胀上,极少表现出对自我以外的世界的关注。
空想家(25%):表达出想要拥有的、关于目标想法的人,但是想法处于萌芽期,是充满幻想式。他们几乎或者很少做出想要去实践和检验这些想法的行为。实际上,他们没有作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来追求他们的目标。
浅尝辄止者(30%):那些人已经参与了一些带有潜在目标感的活动。但是他们对这些活动“超越当下以外的意义”还没有什么意识。结果,他们对追求的目标的投入越来越少,且关注点不断游离。他们对所从事的活动与其人生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和一致性还一无所知。他们的兴趣稍纵即逝,以至于无法成为一个人持久的个人认同感的基础。
有目标感的人(20%):找到了某个有意义的事情,并愿意献身于此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找到一个缘由或终极目标,并在此激励下形成了连贯一致的关于未来的日程计划。
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欢迎你对号入座;如果你是一个青少年的父母亲或者是关心青少年的人,也欢迎你用这样的一个分类去重新辨识你关心的人。
二、目标的作用
行为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无外乎三种:目标行为、间接行为、目标导向行为。什么是目标行为?即达到目标、满足需要的行为。而且当目标行为开始后,动机的强度反而有逐渐降低与减弱的趋势。譬如,饿了要吃,渴了要喝,但是吃饱喝足以后,你还想再吃再喝吗?间接行为又是什么呢?间接行为,指为满足将来的需要而出现的行为。譬如,为了将来退休生活而储蓄。这类行为往往因为将来的不确定性和遥不可及,而动机乏力、时断时续。
什么目标导向行为呢?指个体由强烈的动机所驱使,希望达成某一目标的行为。譬如,高三党准备高考、画家准备画展、销售人员完成销售目标……对目标导向行为来说,随着对目标的不断接近,动机的强度也不断增强,直到达到目标或遭受挫败不得不停止。
目标的作用显而易见,它能让我们将有限的时间精力能量聚焦在我们真正想要的事情上,而这是我们变得卓越的开始。人生不在于做了多少事情,而是做了什么事情,做成了什么事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明确的目标可以调动出我们人类最强大的一种力量,那就是潜意识的力量。人一旦有了明确的目标,潜意识就会自动发挥其强大的推动力,它引领着我们不断地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防止我们跑偏和停顿。所谓吸引力法则,其本质就是目标对人的潜意识的调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对外部世界的能量的感应、吸收和调用。
青春期是年轻人形成身份认同的时期,而这种身份认同对于他一生的价值感和意义感至关重要。同时,青春期和成年初期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遭受损害的时期,对于年轻人而言,目标能够帮助他们掌控他们的内心生活。目标感帮助青年人规避自我毁灭行为,激发出自己对认识世界的渴望。我曾看过记者对马加爵进行的行刑前采访,令我万分震惊的是:马加爵在反思自己短暂的一生时,他总结自己之所以会走上人生的不归路,主要原因是上了大学后失去了目标。一个有着远大而崇高的目标的人,会将关注焦点放在远方的目标上,放在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和行动上。因此,他们会用一种更加积极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窘境,看淡当下的得失荣辱。目标会令他们更加积极自信,从而抑制住自我毁灭、以及与世界同归于尽的冲动。
事实上,无数的绝地反击和绝处逢生都和使命、信仰和目标相关。无论是曼德拉从囚禁他27年的牢笼中走向光辉,还是维克多.弗兰克尔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都证明着一个有着使命和目标的人身上所蕴藏惊人力量。
三、什么才是好的目标?
众所周知的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即SMART(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在此,我不想复述这个原则,而是提醒大家,我们要留意年轻人设定的目标本身所蕴含的三观是否正确。我们都知道有一些疯狂的反社会行为背后也有令人震惊的冷静的头脑、高度的目标感和顽强的意志力,但是由于三观的扭曲和偏离,这种本应将这些年轻人的价值和潜能挖掘出来造福人类的优秀品质,却被用在了毁灭人类上。
青少年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树立对生命抱有肯定的态度的亲社会的目标,同时将过度关注自我的目光从一己小我辐射到对更加恒久的价值、更加广泛的群体的关注,对于青少年个体、家庭以及国家的繁荣昌盛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
有目标感的年轻人都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很好地处理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他们的“我”都是“大我”。我们经常讲“人生召唤”“职业召唤”,事实上,“召唤”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当“大我”出现的时候,“召唤”才容易来到。
**四、如何才能树立好的目标? **
1.年轻人目标感的来源
斯坦福大学心理教授威廉.戴蒙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以下因素是美国年轻人目标感的主要来源:家庭、职业、学术成就、宗教信仰或者精神生活、体育运动、艺术、社区服务、政治和社会问题。在中国这个急剧变革的转型社会,从80后开始,伴随互联网的使用、社会的开放、价值的多元,人们越来越公开的追求金钱物质、名望地位,而与此同时的社会分配的不公、传统稳定的家庭关系的松动,成长中爱和陪伴的缺失,又导致了年轻人对传统的价值和信念的质疑,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空心人出没着。多数年轻人的目标来源是职业、家庭、成就、金钱物质,而非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社会服务、政治和社会问题,这是中国当下的隐患,也是中国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
2.父母在培育孩子目标感中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人生老师,也是永不卸任的终生导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三观,而优秀的父母不仅仅需要保证孩子的温饱,更应该利用一切机会(从日常的碎片时间到更为正式的时刻)经常性启发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思考和发现自己与生俱来的潜能、找到使命。
我们不能把一个现成的目标呈现给年轻人,并期望这个目标可以很轻松地与他匹配。而我们能做并且应该做的,是指引他们接触到一些启发灵感的想法,以及想法的来源。 教练式的父母可以利用一切亲子互动的机会去扮演好孩子的人生导师和生命教练的角色,具体而言,按照威廉.戴蒙教授的总结,作为父母,我们至少可以做到:
- 贴近倾听“火花”,然后“点火”
- 利用平常的机会展开对话
- 开放并支持地看待孩子兴趣的火花
- 传递你从工作中获得的目标感和意义
- 传授实践性的生活智慧
- 介绍孩子认识潜在的导师
- 鼓励创业家精神
- 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 逐渐向孩子灌输一种力量感,连接到责任
3.社会文化的作用
人、书籍、社团活动或宗教组织,这些想法和来源能够给予年轻人启发和激励,使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一个人不只是作为个体过着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是过着他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生活……各种各样的成功故事,以及成功公众人物的个人目标、奋斗历程从年轻人的眼前掠过,其所引发的不仅仅是他们的驻足观望、吐槽灌水,更多地是他从中看到了自己未来可能和机会,以及他的差距和不足。藉此,他们可以获得追寻目标、实现志向的动力。
但是,如果他看到的周围人的生活是麻木不仁、得过且过的空心生活,而他自己的生活里面都是空心的,我们又如何能够指望他会异军突起,成为一个有着崇高远大梦想、积极进取的人。梦想就像一颗种子,需要有有阳光水分养分的滋养,更需要附着在一块肥沃的土壤中。
媒体和它追捧的所谓明星,正在悄无声息地塑造着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未来。要想让这些互联网原住民们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积极公民,他们看到的公众人物必须散发出一种目标感,且人格基本健全,具有利他行为。看看我们的互联网、电视、纸媒们,你难道不感到忧虑吗?在掘取了与其修为、德行根本无法匹配的巨大的商业利益后,一些道貌岸然的所谓成功人士却如白痴弱智一般追捧所谓的“大师”、“真人”,你难道真的不担心吗?这个社会还正常吗?明白了这一点,你还会对国家修理那些无良的所谓明星、大师、网红之类的公众人物说三道四吗?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正所谓妖孽不除,家国不兴。
结语:“人若没有目标,就像船少了舵”,而目标正是那个舵,能够确保我们精神上的航向正确。目标感在顺境可以带给孩子成就感;在逆境中可以带给孩子复原力。对目标的追求可以主宰一个人的一生,缺乏目标将会从根本上摧毁人生快乐与满足的基础。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让我们和我们所关心和爱护的人一起发现目标,激活生命。
图书推荐:《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美国 威廉.戴蒙)
你是一个父母吗?你未来将成为父母吗?你关心下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吗?你想将自己余下来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好吗?以上问题中,只要一个问题你的答案是是,那么这本《人生观培养:父母最长情的告白》就你必读的一本书,而且越早阅读对你越好。这本书基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青少年发展专家威廉.戴蒙对美国12-22岁年轻所做的长达7年的调查和研究 ,他发现目前的年轻人可以分为四类:疏离者、空想家、半吊子和务实且有目标者。
他追根溯源发现了造成年轻人不同状态和命运的原因是动机,而动机来源于目标。目标感的有无,目标的质量,不仅仅决定了年轻人未来的发展成就,也决定了他们人生的幸福与否。因为对目标的追求可以主宰一个人的一生。顺境时,目标带给人喜悦;逆境时,目标带给人复原力。缺乏目标将会从根本上摧毁人生快乐与满足的基础。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仅指出了问题及其根源,也系统地反思了近几十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况,提出了父母、学校和社会在培养年轻人目标感的过程中可以实施的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不仅仅对身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履行教育者角色大有裨益,也对他们本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有深远的启示。至于自己就是青春期或者成年早期的人而言,这本书可以让你获得一个温暖的导师和教练,让你尽早从混沌虚无的状态中进入清醒务实、奋发有为的理想主义者的状态中。这难道不是你想要的一种状态吗?那还等什么呢?即刻打开本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