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作者: 蔬书菜 | 来源:发表于2017-04-08 22:32 被阅读45次

    这个话题很沉重。讲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临的死亡。昨天的自己已经死去,向死而生是做到珍惜当下,把当下的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过。这个意义深刻而也暂时无法体会。

    人害怕死亡的原因,一方面害怕死时的痛苦,怕死后的未知,另一方面怕死后还有很多的遗憾未完成而无法弥补。自己对于死亡这个话题还没有太深刻的感悟,有可能是经历的太少,没见过什么世面。也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惧怕死亡。但是我觉得自己可以直面死亡。而这种直面死亡的态度更多的是对自己生命的亵渎,这样的态度是没有意义的。等经历了更多,也许会赋予之更多意义。比如遗体器官捐献。这需要一个死亡意识觉醒过程。就好比一些人死里逃生后的悟到,改变,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当死亡即将到来之时,大脑中就像放电影一样把过往的经历一篇篇的快速过一遍,那些深刻而重要的画面被激活了一样,让自己觉得还没活够,此时还有未了的遗愿。而重生后对于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意识。接下来选择去做生命质量的事情。

    直视骄阳,就是你面对着阳光尽管刺眼,还是有希望,即便是死亡也可以用这样的态度来认识他。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还有选择的权利,即便是死亡。直视骄阳可以给人带来安宁,认识自己死亡的态度,进而活在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创造人生破除对于死亡的焦虑情绪。

     绝症病人有选择尊严死和安宁疗护的权利,作为家属不应盲目替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比如可以选择有尊严的死和安宁辽护来度过生命里最后的时光。活着的人可以做一个生前预嘱来选选择,不能把这个必要选择交给亲戚朋友。

 破除死亡焦虑的三个方法,一是繁衍后代,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寄托于自己未完成心愿与孩子。二是融入群体,成为集体的一部分也就没那么害怕了。三是创造人生,从现在开始创造生活,活出自己的价值,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来做。

  困顿中硬着头皮写下今天死亡的话题。今天犯困的很,下班回来大脑没有足够的清醒。一直处于想睡觉的状态,逼着自己写了一篇很烂很烂的文章来应付了事休息睡觉。真的不能刻意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太影响注意力质量了。这件事情值得深度反思,并找到合适合理的方法达到一定的注意力质量。对于死亡的认识不够透彻,所以意识也不到,也许可以去找一下有关这方面的书籍来深刻理解下,或许等我自己真正经历这样的事件才有更为深刻的意识。自己对于死亡是不恐惧的,我想那只是盲目的不恐惧,还没想清楚死亡的意义。

     生命从一开始就走向了死亡。

相关文章

  • 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忙碌的周五,工作接撞而来,没有半点周末的讯息。 不知怎的,今早打开朋友圈同时看到几位朋友在悼念突然离世的故友。20...

  • 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今天上班中,看到群里同事说:有位七月才入社的新员工妹妹,因为爷爷病重回家探望,在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离开了我们。当...

  • 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这个话题很沉重。讲的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临的死亡。昨天的自己已经死去,向死而生是做到珍惜当下,把当下的每一天都当...

  • 0105白世界桥|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2022-02-13 北京 下雪❄️死亡是每个人出生就带着来的课题。古人云,除了生死别无大事。正确认识生死,让我们...

  • 直面骄阳向死而生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

  • 直面骄阳,向死而生

    本文出自古典《超级个体》笔记。 人都有死亡恐惧,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人类面对死亡恐惧的第一种方式是繁衍...

  • 《直视骄阳》| 死如骄阳

    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死亡的一句描写:“你变得暗淡,不闻我的呼吸。” 死亡是什么?是印象中奶奶去世,我在放置奶奶遗体的冰...

  • 清明:直面骄阳、向死而生

    “清明节快乐”,似乎已成为一种禁忌。以往每到重大节日,朋友间互祝节日快乐是一种习惯。但在清明节,若收到类似“清明节...

  • 愿你走出去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愿你走出去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活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直视骄阳、向死而生,一个清晰的价值观建立在新的人生观上面。生死学象...

  • 听书 |《直视骄阳》:战胜死亡焦虑,竭尽全力向死而生

    1.听书笔记 01)这本书,是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从专业与个人角度对死亡焦虑的深度解读。 02)基于数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直视骄阳向死而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ur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