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语言与行动之间的距离
一块晨练的同伴跟着公园湖边一位练拳的老师傅学太极去了,动员我也去学。太极修身养心,看那老师傅七十多岁了,面色红润,气定神闲,瘦瘦的,一副仙风道骨。是我喜欢的样子,学吧。
站在后面跟着练,出步,云手,分脚,踢脚,……名词都不懂,两眼一抹黑,眼睛不离师傅地临摹。师傅也不管,每天想练你就练,动作再难看他也能过得去眼,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我也不好意思麻烦人家指点,就这样我跟师傅亦步亦趋大约三个月左右,一天早上练完后,终于师傅发话了,“李老师,出步时要身体下蹲一下,不能站直了身体直接出”(人家七十多岁了,一直叫我李老师),赶快虚心接受,第二天练中体会。再不发话,继续练,再过一段时间又来一句“李老师,上身要始终端正,不能随着动作前倾后仰”。虚心接受继续体会。
时间长了,我就琢磨,为啥师傅指点的这么少呢?是他会做不会说吗?不可能,师傅从二十多岁开始练拳,经验丰富着呢。慢慢才体会到,练拳这个事,是练在前,悟在后。只有反复练,对动作才能有体悟,自己有了体悟感觉后,别人的指点才能明白,才能转化到自己的动作中,师傅的指点与练拳人的吸纳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需要用“练”去弥补,离开了这段揣摩的距离,师傅说的再美妙,也没法嫁接到你的动作中。
由此想到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太多的是淳淳教诲,恨不得把所有认为正确的道理一下子都告诉学生,只要学生照着做就行了,往往忽略了学生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尤其不想给予学生试错与犯错的空间。也许真正有价值的,促成学生发生行动的教育不光是口头教育,更可能是来自学生自己的深刻体验,在感受与体验中修正与成长,没必要对一些非原则性的小问题如临大敌。
原来师傅的寡言是“深谙教育之道”啊!
二. 居安思危
好多人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们不懂得节俭,不爱惜东西,无谓的浪费。儿子高中毕业时,整理出一厚摞没有写一个字的笔记本,就准备扔了,翻着这些笔记本,感觉现在的孩子好“奢侈”啊!天地之差的冲击,总是不由自主回想起自己读书时的“窘迫”,一个本正面写完,反面写,还有时先用铅笔写完再用钢笔写,拿到一个新本都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竭尽爱护,翻页都小心翼翼,生怕折了,还写过用褐色的麻纸裁剪订成的本,铅笔都是短的握不住了才扔,所有的东西,都是利用价值最大化。
经过这种生活过来的我们看到孩子们的浪费就觉得“触目惊心”。因为物质匮乏的“危险”我们深刻地体验过,那种渴望与没有的冲突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里。现在虽然对于这些基础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满足了,可从来没有忘记过去的“缺乏危险”。可现在的孩子们没有经过那种没本没笔的“危险”,就好像本和笔是一种自然存在一样,无需考虑。你让他们爱护与节约,他们也许无法理解,没有“思危”的根。
所以人们往往对生活中除了生命安全之外的“危险”如果没有亲身体验的话,“居安”就很难“思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