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搭档是党秀贤,在甘肃省河西律师事务所工作,是一个11个月女儿的妈妈。她写了一篇《孩子,听妈妈说》这篇文章,我感受颇深。
她希望女儿拥有独立的人格、坚守底线和操守、做事认真的态度。做事从来都不要说:“差不多就行了。”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在文中还提到这是你的姥姥、妈妈的妈妈从小给我灌输的思想,直到现在妈妈都受益匪浅。
我审视自己发现我没有独立的人格,我经常被别人称“墙头草”,有人说这件衣服好看,适合我,我就会立刻买下了。若是另一个人在旁边说不好看,我就会不知所措,摇摆不定。我会问问这个人再问问另一个人,或者同时问他两个到底哪个好,她俩讨论的结果就是我的结果,这种现象我都习以为常,没有觉察到有什么不对。
我还意识到我经常说的是“再找找,找不到就算了吧。”最近我女儿也是这么说,我们试试,不行我们就算了吧。她现在三岁半好像运用“……,做不到就算了吧。”这个句式的造句她运用的很顺。记得有位作家说过:“从一个人的习惯性语言就能看出她对待事情的看法,甚至是价值观。”
通过阅读党秀贤《孩子,听妈妈说》这篇文章,我意识到父母的言行、信念对孩子来说是一颗颗种子,我好像能看到她的孩子会成长为一颗什么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