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见李琳,是2021年的成长学院,那时我们一起坐车去同一个目的地。虽然我是小白,她是老手。我见证了她当选最具成长力教师的全程,也感受到了一个工勤岗位的老师却不断向专业性迈进的勇气和决心。那时的她,数次自费参加成长书院。可以说每年夏天,她的时间和金钱都要用在这里。
李琳并不是特别活跃的人,但身上给人一种沉稳的气质。我们打交道不多,去年的新教师岗前培训见过一面。
今年又是一起出发,车上时并没有我想象的激动与热闹。可能与大家早起赶路有关系。下了车,见到了从四面八方过来的只知道名字或者见过几面仅凭文字交流的人,大家的感觉一下子就上来了。李丹,艳飞和李琳亲切的打闹,他们不是一个学校,见面的次数也不多,但是仅凭网络的交流和共同的梦想,就可以有如此亲密之举,我还是比较震惊的。虽然至今我还是不太理解,花费时间和金钱,自费跑来跑去,图的是什么,但是我从心理敬重他们。
吃过午饭回到宾馆,陆陆续续见到了很多熟悉的人。
梁娜茹老师,很早就评过高级职称,在学校也负责很多工作,平时关注心理学和家庭教育方面。还记的我就是从梁老师那里知道孙云晓老师这个儿童教育学专家的。梁老师每年暑假都要去旅游,今年去的是西藏,去年去的是青海附近。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全力的把工作做好。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我都需要向梁老师学习。
贾老师致力于高中语文研究,清瘦和白发是他的灵魂。也经常到外地传播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教育理念。是一个有理想,敢说敢做的研究型教师。我喜欢听贾老师谈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晚饭时甚至都不想离开。贾老师的闺女今年刚考上郑大的本硕连读,朋友圈里经常能见到闺女弹钢琴。有一项乐器爱好的孩子是幸福的,当她高兴或悲伤时都有发泄的渠道。贾老师的爱人也是教师,因为孩子上大学所以这次年会没有过来。
艳飞老师我们以前在工作室时就认识,但好像没有加微信。当时只知道艳飞老师的基本信息,今天交流下来,感觉艳飞老师很开朗,活泼。个子很高,也很健谈。
刘嘉琪老师是我今天才认识的老师,以前在其他群里也见过,但正式见面还是第一次。嘉琪老师看着年龄很小,但很干练利落。网研社的公众号都是她做的,小小的身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我很佩服她。一会需要把她的微信要过来,以后加强联系的。
闫付庆老师也是我今天见到的熟人之一。记得当时还向他请教过。闫老师是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还有很多其他的老师吃饭时没有见到,比如梁树丽老师,张爱敏老师,杨丽红老师,杨诗云老师等等。他们都围在李琳老师身边,因为一个共同的理想聚集在漯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