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至此,不在做沉默的大多数

至此,不在做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 一只特立独行的小眼睛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17:00 被阅读0次

“倘若某人认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的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了萧翁这重意思以后,我很以做明辨是非的专家为耻——但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是年轻人,觉得能洁身自好不去害别人就可以了。”


这段描述,是二十岁的小波,也是沉默的大多数。当人逐渐长大,见了更多的人事,读到一些书,就会明白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也无法论对错,进而觉得无甚可表达的。


当事件发生,你没有办法说张三有理李四胡闹,并举些佐证。因为反过来,举些别的佐证,也同样成立。当事情在你头上发生呢?你也无法左右那些只会明辨是非之人的说辞。因此我们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我们有时羡慕明辨是非之人的坚定与自信,又打心底里不认同他们的片面。他们理所应当的态度,在你这里,否决了其他的一切。当然,小波写下《沉默的大多数》,并非要描写这个群体,反之,他要拒绝再做沉默者了。他要打破沉默以论是非。


四十岁的小波,一部《沉默的大多数》,每一个字,每一个观点,都打在了二十岁的自己脸上。小波自己给的原因是: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


他这个理由在我看来十分牵强,并不具备说服力。


“话语届存在着一种‘负筛选’: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真理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人就必然是浅薄之辈、狂妄之辈,到最后,越是傻子越叫唤。”但这一定不表示表达观点的人就是傻子。人可以谦虚明理,但这和不保持沉默并不冲突。


有网友解答了我心中的惑:“明辨是非虽然难于上青天,但我们依然要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真理越辩越明。”


如果我是真正无知之辈,我希望明理者论是非,像小波一样,使我读到这些观点,使我进步;如果我是明理者,我更希望表达,也希望其他明理者表达,使道理愈加清晰,即使我的观点是错的,也无妨。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沉默的大多数》中有很多篇章和观点都给我带来思考,使我受益。但最颠覆我的,还是“拒绝做沉默者”这样的选择。至此,小波为沉默的大多数正了名,又以身示人,从沉默中跳脱了出来。即使一个接一个的大巴掌甩在自己脸上,也都值得。


希望广大读者不止步于为沉默者、为自己正名的快乐中,更要琢磨琢磨是否要去打破沉默,勇论是非。


是非难定, 但越论,便越接近真理。

相关文章

  • 至此,不在做沉默的大多数

    “倘若某人认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的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了萧翁这重意思...

  • 沉默至此?

    慢慢的爬行,慢慢的, 心只有前方,低着头, 遮住那种眼神,透过它, 我将已全然, 一个为无需解释而沉默者, 一个为...

  • 【大多数不沉默】

    在別人的嚷嚷包圍之下有人選擇低吟這不是清高也不是畏縮這是無我的無求是逆流中的不屈堅持 發熱未必一定要發光因为剎那光...

  • 不沉默的大多数

    《不沉默的大多数》 我希望你出门的时候带把伞 左转三条街以后,有时会下雨 也请你记住第一个路口的标识 因为,那条路...

  • 不沉默的大多数

    11月2日,重庆公交车坠江前视频发布。从女乘客和司机互相辱骂到公车坠江,不过短短十多秒的时间,十三条生命就此在镜头...

  • 【三知论027.班长】

    2018年10月6日 1.《沉默的大多数》,看着不讲理的事情发生,大多数沉默了;知道有些情况不该做,可依然有人在做...

  • 【三知论026.班长】

    2018年10月5日 1.《沉默的大多数》,看着不讲理的事情发生,大多数沉默了;知道有些情况不该做,可依然有人在做...

  • 《沉默的大多数》----关于沉默

    王小波在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他的经历,批判了很多他不认可的现象,大部分在我看来批判的切入点可以说是鞭辟入里,每个字都...

  • 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做不沉默的人 - 草稿

    时四十余日,聿人认认真真读完了纸质版的《沉默的大多数》。话说这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是聿人认真读的第三本书,第一...

  • 思想家是假装不出来的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言辞犀利,很能振聋发聩。文革时期的经历给王小波影响很大,句句都离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至此,不在做沉默的大多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xh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