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东坡传》读书第七天

《苏东坡传》读书第七天

作者: 听雨_309e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19:45 被阅读0次

    苏东坡在朝中做官并不顺心,和王安石政见不和,自求外放。

    他在凤翔和杭州为官期间都过得挺好,薪水不低,房子环境又好,可以呼朋唤友划船游宴。

    等他第三次去山东密州时,生活大不如从前,薪资待遇下降,密州又是偏僻的角落。

    1077年5月,辗转来到徐州,任徐州太守。苏东坡到徐州后,已四十多岁。人到中年,经历了很多,和王安石斗了那么多年,新法还是实行着。这时候的苏东坡人也变得平和了。

    洪水围困徐州四十五天,苏东坡奋不顾身,亲临前线指挥抗洪,有几十天没有回家,参与抢救城池,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

    他关心囚犯,亲自视察监狱,并指定医生为囚犯治病。深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他名气越来越大,但不是因为作诗了,而是因为做事。

    1079年3月,他调任江苏太湖滨的湖州。在他到任后的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过分的话。

    苏东坡当时处境可真不好,在朝廷中,当权派看他不顺眼,被流放在外,还是看他不顺眼。那么,这些人是想要干什么呢?想要他死。

    1079年6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搜集苏东坡的诗上奏皇帝,说他想谋反。我们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079年7月,苏被捕。8月送至御史台皇帝监狱受审,前后四十多天。

    李定(当时御史台副宰相)举了四项理由说明为什么应当处苏东坡死刑。

    在奏章前言中,他说:“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

    思大概就是苏东坡并没有真正的大学问,浪得虚名。他中了进士,进了学术中心,用现在的话来说,全是走了狗屎运,这明明就是嫉妒。

    又接着说苏东坡急于获得高位,在心中不满之下,乃讥讪权要。按苏东坡的才华,他二十多岁就可以官至宰相,但是韩琦反对年轻人一下子担此大任,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于是,苏东坡去陕西凤翔做了通判,但是苏东坡并没有不满。如果有怨言,也是因为和王安石政治上的意见不和,并没有嫌自己官职少。皇帝其当杀理由之一是,皇帝对他宽容已久,冀其改过自新,但是苏东拒不从命。另一个当杀的理由是,虽然苏东坡所写诗之荒谬浅薄,但对全国影响甚大。

    自相矛盾,既然他写的诗荒谬浅薄,自己别把他当回事就算了,为何还要死咬住不放置人死地呢?

    在他蹲监受审的日子,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情。他和儿子苏迈约好,如果没有情况,就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坏消息,就送鱼。

    有几天,苏迈要出城借钱,委托朋友给父亲送饭。朋友不知,误送了鱼。苏轼大惊,认为死期不远了。

    于是给弟弟写了两首诀别诗,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感激。另外又表达了愧对皇帝的隆恩,无以为报。大概相当于现在的遗言。

    子由看信后,伏案大哭。后来,这封信落到皇上手里,皇帝大为感动。这就是后来案子判得很轻的缘故。

    苏轼在监狱里四十多个日夜,受尽折磨。后来在皇太后和对方关系的力保下,才保住性命。

    这次被贬黄州,暂住定慧院。八年级下册的课外古诗文背诵选入的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是写于此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翻译: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之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赏析:杜甫这次惊魂未定,死里逃生,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他说自己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随时都会灰飞烟灭。

    但是,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还是要保持一颗高傲的心。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绝不同流合污。

    本阙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词人孤高自许,藐视流俗的心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传》读书第七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yu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