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作者: 心动趣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1-07-26 21:47 被阅读0次

    北宋开宝九年,在位十六年的宋太祖赵匡胤,召见他的弟弟赵光义饮酒,次日清晨,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中去世,享年五十岁,其弟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

    关于北宋初年的皇位传承事件,从当时开始,一直就是一桩悬案,赵匡胤去世时,留下两个儿子,分别是二十六岁的次子赵德昭和十七岁的四子赵德芳。

    从年龄上来看,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尤其是赵德昭年纪都比较大了,完全具备处理和掌控政务的能力,为何赵匡胤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也没有立儿子为太子呢?

    “金匮之盟”一个杜撰出来的传位故事

    关于宋初的传位事件,说法非常多,而且大多都是宋朝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其中之一就是“金匮之盟”的传说。

    有一次赵匡胤去看望母亲杜太后,杜太后问他,知道为什么可以获得天下吗?赵匡胤回答说是祖宗保佑,杜太后不满意,说是因为后周的皇帝年幼,他才能黄袍加身。

    所以,要求赵匡胤以后传位,一定要先传给弟弟赵光义,再传给弟弟赵廷美,然后再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这样就能保证宋朝继位的皇帝都是年长的。

    但是这个故事看似合理,其实却缺乏基本的依据,首先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他才只有三十四岁,儿子赵德昭已经九岁了,显然对于此时年富力强,立志一统的赵匡胤来说,不存在考虑传位的事情。

    而黄袍加身的次年,赵匡胤就一手策划了“杯酒释兵权”的戏码,解除了部下有威胁的大将的兵权,从此之后,宋军中已经没有可以威胁到皇位的实权人物了。

    此时即使赵匡胤立马就崩逝,传位给年仅十岁的儿子赵德昭,也很难出现如同五代时期的将领篡位的事件了,因为威胁皇权的大将,都已经被赵匡胤赶回老家钓鱼去了。

    而赵匡胤进行军事改革,保证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权,将领对军队的掌控力直线下降,杜太后用“黄袍加身”的故事劝说赵匡胤传位,根本就站不住脚。

    而且对于开国之君来说,父母的话,又会有多少影响力呢?所以,关于“金匮之盟”中“三传位”的说法,基本可以断定是宋太宗赵光义的自圆其说罢了。

    “烛影斧声”,一场弑君夺位的阴谋

    与“金匮之盟”相对应,还有另外两个关于夺位的说法,流传最广的是“烛影斧声”的说法,记录在宋神宗时期的《湘山野录》中,是北宋一部笔记体的野史。

    记载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晚间,当时已经身患病症的赵匡胤召见赵光义饮酒议事,两人喝酒的时候,把左右侍从宫人都屏退了,没有人知道他们聊了什么。

    外面的人只能从烛火照耀下的人影看到,赵光义经常站起来,离开座位,有躲避的情况,两人喝完酒已经次日的三更时分了,听到赵匡胤柱着战斧,支着地对赵光义说“好为之”。

    四更的时候,赵匡胤就被发现死于万岁殿内,随后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与“烛影斧声”同一时期的,还有司马光的一段记载,赵匡胤驾崩时,内宫之中的宋皇后派宦官出宫召秦王赵德芳入宫,但宦官王继恩却将赵光义召进宫中,发动夺位行动,夺取了皇位。

    从这两个传说来看,宋朝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宋太宗赵光义能够继承皇位,并不是通过正常手段获得的,而是通过一些争权夺位的伎俩,才夺得了本该属于侄儿的皇位的。

    人们之所以普遍认为赵光义的皇位来路不正,主要是因为他上位之后,用了不少逼死了对他地位有威胁的兄弟和侄子,比如他的四弟赵廷美,以“三传位”来说,是下一任皇位的继承人,却被赵光义降职处理,安置房州,不久就抑郁而终了。

    对于他兄长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年长的赵德昭在赵光义上位的第四年,就被他逼迫自杀了,两年后,年仅二十二岁的赵德芳,更是因为“寝疾薨”死得不明不白,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赵光义的人品和继位问题了。

    宋太祖赵匡胤无法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最大的阻碍就是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对皇位的威胁,但是他却忽略了最大的危机来自身边,没有任何一个父亲,不想把自己的东西传给儿子,赵匡胤虽然没有立儿子为太子,但也没有指定赵光义为皇太弟,说明他从来就不想传位给赵光义。

    在陈桥兵变中,赵光义是直接的参与和策划者,作为从龙功臣,兼皇帝的亲弟弟,他也获得了丰厚的汇报,先是升任殿前都虞侯,不久又任泰宁军节度使,很快又被封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府尹,再加兼中书令。

    这样在赵匡胤在位的前期,赵光义基本上对禁宫内外的实权部门都留下了足迹,赵匡胤之所以这样信任和重用他,是因为同为赵氏的子弟,赵光义能够帮助他稳定朝堂的局势。

    随着北宋王朝逐渐统一大业的推进,赵光义晋位为晋王,改任为东都留守,别赐门戟,地位在宰相之上,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再进一步就是皇帝宝座了。

    此时对赵匡胤的皇位威胁最大的,已经不是以前那些重臣将领了,而是他的亲弟弟,或许对他不会有太大的威胁,但是对他的儿子一定的威胁最大的人。

    赵匡胤在世的时候,没有按照惯例加封成年的儿子赵德昭为亲王,而是先封为贵州防御使,然后一步步建功立业,再进行加封,充分展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悉心培养和浓厚的关爱。

    赵匡胤没有册封赵德昭为太子,并不是他不想,而是他没办法那样做,因为他的弟弟时刻在威胁着赵德昭的继承权,赵光义在朝中的势力已经非常庞大了,庞大到他也无法撼动了。

    因此他只能通过曲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逐步培养他的儿子,开宝六年,赵匡胤将赵德昭升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始参与朝政。

    可以想象,如果上天再给赵匡胤几年时候,可能他会将更多的权力授予他的儿子,到时候赵德昭就拥有了叔叔赵光义抗衡的资本,到那个时候,赵德昭可能就是王朝的继承人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为什么他始终没有将赵德昭立为太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kzg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