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公文写作公务员面试技巧公务员学习
学好这个方法,行测数量关系多拿10分

学好这个方法,行测数量关系多拿10分

作者: 王九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9-12 09:49 被阅读24次

图图陪你走过2018国考最后75天

从今天起,【备战国考】栏目每天分享一个模块的高频考点或解题技巧,每天分享几组典型真题。

从一点一滴处,为正在备考路上前行的你加油打气,期待你每一天的成长与进步。

说到国考行测中的数量关系模块,相信不少小伙伴已经默默地蹲墙角瑟瑟发抖了......作为行测五大模块中“主动弃权率”最高的一个,它可谓很多同学尤其是不擅长数理运算的同学心中的痛。但根据图图多年的经验,越难搞的模块,越需要技巧性和方法!用对了方法,是捷径;用错了方法,是歧途!

在数学运算的各种解题大法中,除了代入法、排除法、数字特性思想、方程法等,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赋值法。今天图图就来和大家一起谈谈赋值法在数量关系题中的应用,并归纳这一方法可以运用的题型的判断条件。

什么是“赋值法”?

如果试题当中没有涉及某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且这个具体量的大小并不影响最终结果,我们可以使用“赋值法”。将这个量设为某一个利于计算的数值,从而简化计算。我们一般把这个量设为“其中某些量的公倍数”,从而避免分数。而我们一般可能把“赋值法”应用在工程问题、溶液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等。口说无凭,真题为例!

1、

赋值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例1】要折叠一批纸飞机,若甲单独折叠要半个小时完成,乙单独折叠需要45分钟完成。若两人一起折,需要多少分钟完成?

A.10 B.15

C.16 D.18

解析

【分析】工程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题中没有出现工作效率、工程总量,只出现了工作时间一个具体的量,符合赋值法的条件。

【解析】设工作总量是30、45的最小公倍数90,则甲的工作效率是3,乙的工作效率是2。两个人一起折,总的工作效率是3+2=5,所需要的时间是90÷5=18(分钟)。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选项。

2、

赋值法在溶液问题中的应用

【例2】已知盐水若干千克,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盐水浓度变为6%,第二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变为4%,第三次再加入同样多的水后盐水浓度是多少?

A.3% B.2.5%

C.2% D.1.8%

解析

【分析】

溶质=溶液×浓度,题中只出现了浓度,没有出现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即只出现了一个具体的量,符合赋值法的条件。而整个盐水的稀释过程中,唯一没有变化的量是溶质的质量。

【解析】

设原来盐水中的盐是6和4的最小公倍数12g,第一次加入水后,浓度是6%,故盐是12g,盐水是200g;第二次加入水后,浓度变为4%,故盐是12g,盐水是300g。盐水从200g变到300g,盐没有发生变化,增加的只能是水100g,则每次加入的水是100g。第三次加入水后,盐还是12g,盐水增加100g,变为400g,则此时的浓度是12÷400×100%=3%。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选项。

3、

赋值法在行程问题中的应用

【例3】一艘游轮从甲港口顺水航行至乙港口需7小时,从乙港口逆水航行至甲港口需9小时。问如果在静水条件下,游轮从甲港口航行至乙港口需多少小时?

A.7.75小时 B.7.875小时

C.8小时 D.8.25小时

解析

【分析】

路程=速度×时间,题中没有出现路程和速度的具体的量,只出现了时间这一个具体的量,符合赋值法的应用条件。而其中不变的量是路程。

【解析】

设路程为7和9的最小公倍数63千米。则顺水速度=船速+水速=9千米/小时,逆水速度=船速-水速=7千米/小时,得船速=8千米/小时,水速=1千米/小时。故在静水条件下,游轮从甲港口航行到乙港口需要63÷8=7.875(小时)。因此,本题的答案是B选项。

4、

赋值法在经济利润问题中的应用

【例4】有一本畅销书,今年每册书的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0%,因此每册书的利润下降了20%,但是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增加了70%。则今年销售该畅销书的总利润比去年增加了?

A.36% B.25%

C.20% D.15%

解析

【分析】

题目中没有出现任何具体的量,只出现了百分数,符合赋值法的条件。

【解析】

答案是A选项。设去年每册书的利润是100元,总共卖了100册。

在这些题型中,题目通常只给出几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没有具体的值,最后求的也是比例关系,如时间就是工程总量与工作效率的比例关系。在实际运用中,一般给不变量赋值为整数,如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蒸发或稀释过程中的溶质、行程问题中的路程、经济利润问题中的成本等。

怎么样?小伙伴们,你们get到赋值法这一解题妙法了吗?

图图最后想说,很多小伙伴对数学题具有天然的畏惧心理,在考场上直接放弃数量关系模块,这是很可惜的。其实,数量关系模块之难,并非难在复杂的运算过程和庞大的数据,而是对解题技巧与方法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各位小伙伴们需要潜心琢磨出数学题之“术”,有术则智,有术则强。


原创 | 华小图

希望文章能够对您产生一点点启发,喜欢就关注我吧~

相关文章

  • 学好这个方法,行测数量关系多拿10分

    图图陪你走过2018国考最后75天 从今天起,【备战国考】栏目每天分享一个模块的高频考点或解题技巧,每天分享几组典...

  • 行测之数量关系

    知识点1:整除法 方法描述整除法主要通过题干所给的信息,判断结果应具备的整数特性,从而排除选项。如:已知甲乙两个班...

  • 二、行测之数量关系

    1. 多级数列: 数列变化平稳,无明显特征,直接做差如:16+1,17+2,19+1,20+2,22+1,( 23...

  • 行测之数量关系(1)

    1.林先生要将从故乡带回的一包泥土分成小包装送给占其朋友总数30%的老年朋友。在分小包装过程中发现,如果每包200...

  • 记 2017下半年南京事业单位考试

    题型:行测(不包含数量关系)60题、申论三题。具体包括常识、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考后小结:行测耗时过多...

  • 省考的考试内容和相关事宜

    省考的考试内容和相关事宜 一、考试内容: 《行测》、+《申论》 行测包括:常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

  • 选d

    行测 常识 :李铁106 归纳总结的很好 言语、逻辑推理 :公考章晓铭 方法经验(出题人经验) 数量关系、资料分析...

  • 行测问题

    行测当中的数量关系问题,是整个行测当中倒数第二难的类型。第一难的是常识,无所不考。 面对数量关系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组...

  •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正反比需要以慢制快

    正反比是解决行测数量关系题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本身难度不高,但由于考生平时较少使用这一思维方法,导致考试时不能熟练...

  • 2022-03-06-公务员备考第23天

    行测完成了2015年国考的逻辑推理、常识判断和数量关系,复习空间重构的视频内容;开启了数量关系的视频学习; 申论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好这个方法,行测数量关系多拿10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aq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