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介绍采用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来阅读一本书,陆陆续续的看完,感觉介绍的方法还是挺实用的,特做了下记录,以当复习。
读一本书的过程主要是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活用,这里的选书作者强调注意平时的信息收集,记录自己真正想读和需要读的书,然后建立书单,这样在购书时直接按书单找书。
信息怎么记录? 作者分享了他的信息一元化法,把读书相关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关键点如下:
- 可以书写任何内容
- 按时间顺序书写
- 附上日期
- 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
- 可以粘贴
我平时用印象笔记做记录,记的信息多了,就按不同的目录来分类,到后来发现一篇文章有可能同时涉及多个类别,常常会纠结应该放到哪里,特别一些零碎的事情,比如忽现的想法,和别人交流中想记录的关键信息,开会时的事项记录等等,找起分类来就不太方便,看了上面的一元化法,我改成所有自己想的记录内容不再分类,但打上相应的标签,这样想找最近的信息也方便,想找之前的用搜索也很快能找到。
一元化法也有点类似微习惯的方法,用轻松,灵活无压力的方式让自己养成长期记笔记的习惯,如果做一件事会让自己感觉到痛苦,那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在读书阶段,作者分享了一个每个阶段做记号的方法。
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 通读
- 一边阅读,一边把觉的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 重读
- 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然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 标记
- 重读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最后阅读标记的内容,把还是无法舍弃的内容抄在读书笔记 上,写读书笔记需要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当我们需要同时进行以上三个步骤时,作者也提供了个巧妙的方法,就是准备三个书签,分别对应“通读”,“重读”,“标记”这三个步骤,比如在通读时中断就夹好“通读书签”,开始重读时,在中断处夹好“重读书签”,对于“标记书签”也用同样的办法记录。
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不需要准备笔去记录了,可以专心在阅读上,随时拿起书,就可以在继续之前的步骤。
关于做标记,作者分享的方法如下:
- 普通直线
- 用户“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行画出”的情况
- 波浪线
- 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时,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
- 圆圈
- 用于圈出重要的专用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
接下来就是写读书笔记了,该方法被作者称为“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先写上当时的日期,书名,作者名,然后加上以下两个要素。
- 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
-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摘抄部分用 ○ 来表示,评论部份用☆来表示,以上两部分交替进行,就像“葱鲔火锅”的配料一样,这里再次强调,只摘抄对自己来说很重要的文章,需要能和自己产生共鸣的那种。
这样的一本属于自己的读书笔记可以带在身上,每次翻看就可以快速回想起当时读的内容,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
以之后的阅读过程中我将尝试应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