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十一世纪版的都市隐居状态,租一间在郊外的便宜小公寓,一星期只工作两天,不给别人带来麻烦,朋友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所以很少,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视,不社交,偶尔会有进城的小奢侈,基本上没有欲望,不坚持己见,但坚持跟现代社会保持一点距离,最后是要热爱和享受自己的生活。
就是这种感觉,可谓人畜无害。
生活中的起居、玩乐或工作,全部的决定权都在自己。
再也没有比这更有趣的事了。
这就是所谓的终极玩乐吧。
适合隐居的人,就是即便被理所当然的生活形态排挤,也不以为苦的人,以及不在意他人眼光的人。
2
如果你没有条件过上隐居的生活,那也要给自己适当的寻找隐居的精神状态。
就是说工作不能放弃,赚钱的欲望还很强烈,也有想要安定下来成立家庭的想法,或是家庭或者另一半不允许你这样的生活,这些都是生命中无形的束缚,这些之中又关于现世中无法舍弃的欲望,还有的是爱的甜蜜牵绊。
如果你已经做好了一辈子一个人生活的打算,那就完全不用顾忌另一半或者家庭给的压力。
如果你还是终归要结婚生子,那可能正常的生活轨迹比较适合你。
然而我这里要说的是寻找隐居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是你在日常生活或短暂的旅行中也能实现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找到自己”。
3
“自己”这个概念生下来之时其实是具备的,那时候我们好恶分明,对美的评判有自己的模糊准则,高中的时候我和一个脸上有疤痕的女生一起散步的时候遇到一个还在婴儿车里的孩童,我逗他的时候孩子开心的哈哈大笑,轮到她逗小朋友,娃看见她脸的瞬间哇哇大哭。
孩童的审美不带禁忌和世俗道德标准,这就是当我们长大后遇到一些形象不是很OK的人,我们会出于礼貌不做评判和反应。
同样小的时候我们喜欢穿花裙子吃好吃的糖果,和喜欢的人与事在一起不会腻。
长大后随着认知的拓展和物质的充裕,我们要的越多也会懂得克制,最明显的改变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过自己过想要的生活,这里不是鼓励懒惰的人可以更加懒惰。小朋友都是有好奇心的,成人也是,懒惰的成人只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而蜷缩在自己的世界中。
找到自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4
如果你喜欢做饭,那为家人烹饪一餐又一餐美味的食物带来的成就感就足以让你忘记烦恼;
如果你喜欢旅行,那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的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只要你在旅行中获得了想要的精神状态,那就是成功的;
如果你喜欢宅在家里看电影,那么休息日在家窝在沙发里看一下午的电影获得的满足感就足以扫清疲惫生活带来的负重感。
如果你喜欢华服美宅,那如非富二代之类的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或辛勤劳动,或富有的爱人,当然这样的状态,只要你自己觉得值得,那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会有答案。
人间值得,每一种选择都没有对错,有时候不必纠结于细节,就如同出门旅行,有的人喜欢做详细的规划,这样假如行程没有按照事先预计的进行,势必会很失望,如果行程一如计划并且还有额外的惊喜那么会很幸福。
还有的人并不喜欢做任何计划,走一步算一步,可能会遇到困境会有失望也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不过都当做旅行中的际遇,也未尝不是一种生活。
5
我想跟你说的是:世事不会尽如人意,倘若生活辜负了你,你也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
倘若条件允许,一定要努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钱不够就去赚钱,如果拼命赚钱不会让你开心,那就停下来想想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然后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平衡。
我见过太多出世状态的人活得很好,欲望越低越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状态。
降低欲望,为精神减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