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虚伪
暑假就是一个思考的时节,学生时代才有的好时节。立秋已过,一场秋雨一场凉,每天裹着被子躺在草席上,这就是拥有了一切的感觉。最真实最生活的感觉。被妈妈活生生叫醒起床简直就是刺心的痛,但还是要挣扎着起来的。人生除了睡觉还有很多事要干的。
过了好久脑袋才清醒,又回想起阿刀跟我说的那段鬼话。还说什么一定要改变我,改变我这种性格。一切都源于这个虚假的世界、那些虚伪的人,讨厌至极。
说自己讨厌那些虚伪的人足够是一种虚伪了。可我们还是常常挂在嘴边。
如果问我最讨厌哪种虚伪人的话……来,先听听他们会怎么说。
棋子会说她讨厌矫情做作的人。装给自己看不要紧,最怕的就是公共场合也来这一套“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招数,不知道做作的面容花招之下是个什么用心。“说不定有人也会在背后这样说自己,说的是自己早已习以为常的某种行为。所以不用太在意别人的行为。”
夏旬,她就和平常人一样,该讨厌的都会讨厌,比如课本上常用的“阿谀奉承”这几个字。“但现实中我们时不时也会这样。没必要计较了。”
莹莹说她最讨厌假装对自己很友好的人。“假装友好还不如一开始就淡漠一点。”
霍豁说他不知道。 “唉,没这么仔细考虑过。木头你怎么问我这个?”
阿伟说他讨厌太拘束的人。“这和主题没关呐好像,但别的我还暂时想不出,哈哈。”
彧希,你呢?“对我隐瞒真相的人。伪装的好像是为了我好。”我知道她有过类似的经历,没想到如此深刻。
阿刀说的让我记忆犹新,我知道他是直话直说的热心好市民,可是为什么要说:“你。”
我?
那我该讨厌谁?讨厌你吗,阿刀?对,我讨厌你,因为你觉得我很讨厌。
阿刀说绝对不是这个意思,要是这样还怎么跟我做好朋友。
“那你是什么意思?”
“因为你太不会伪装了,有时候应和一下身边即使是你不喜欢的人,有时候不要说太多心情到微博上去,有时候不要表现得太愤青太直抒胸臆。”
“所以我成了一群极会伪装的人里面最虚伪的了,是这样么?”
“可能是,现在大家都变得虚伪,哈哈,你要是不虚伪一下,就有点让人觉得太另类太高冷啦。”
“哦。我明白了。我觉得我上了大学以后已经虚伪很多了,还不够?”
“嗯,还不够。”
哦……真的是还不够。
虽然在阿刀看来,我那不显虚伪而实则很虚伪的功力还不够,但怎么说,在棋子的角度,她因此也对我的熟悉感越来越淡了。
你也讨厌我?
有点了,因为你太装了有的时候。
还有很多人觉得我装的不够高深莫测,你怎么反过来讨厌我。
棋子沉默了很久。
棋子的性格从初中开始一直就没怎么变化,始终很开朗,很天真,主张明辨是非,主张个性自我。她对身边人虽不至于个个都掏心掏肺,但对很多人都很好,小时候的我们传承着单纯的礼尚往来,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开开心心的,不会失去什么。现在,对一个人好,说不定一点回应都没有,她还是坚持着基督教传承的关于爱的信义。但是人却变得很僵硬。因为很少看得到她的笑容了。她周围布满不让人亲近的锋芒。她总是像在思索什么,又总是像在故意逃避什么。摘下眼镜的那一刻,我窥见了她隐藏在镜框下的明眸,我看到她的心,是孤单的,若隐若现的傲气来源于安全感的缺乏,也来源于较少的伪装。
理解棋子的人应该越来越少了,就像阿刀不理解我一样,我好失望。棋子应该是觉察出了我变化的速度,比她预料的快,开始对我失望,开始对我疏远。
我想这一定是她最终消失的起因之一。
想到这里我有种莫名的恐惧。
如果我不践行阿刀的建议,是不是就要轮到我消失了。
如果真的践行,是不是真正的我也还是会消失?
我发现我已经麻木,不会正常的表达喜怒哀乐,就像阿刀口中说的,很多人说我冷,其实我是太过淡定。逐渐,我也忘了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到底是什么。但我开始毫无意识的开始做以下这些事情:
我会迅速的讨厌一个人,会内心嘲笑别人,会对赖床休息情有独钟,会对现实社会坦然接受,会难以集中精力去思考什么是正义,会变成一个两年前的我会憎恨的人。我现在真的越来越偏向不真实,棋子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些才离我而去呢?
但同时我似乎也变得越来越真实:
路过元祖GANSO蛋糕店再没有很想买一个略贵的蛋糕犒劳自己的感觉,因为觉得是垃圾食品而且便宜点的照样好吃;看到很可爱的东西我也不会故意去拒绝,开始学会拥有一些女生应有的嗲气而不再去故作深沉;看到妈妈不开心我就会真的很不开心,想着去分担而不再是无理取闹;知道珍惜好已经存在在心里的友谊才是最真实,而不再去努力迎合那些可能成为朋友而其实并不可能是朋友的人……
棋子或许也是因为这些才离我而去。因为她一直没有改变,她一直让自己活在青葱岁月里,活在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中。
而我改变了,很多。
第二天,阿刀对前一天的“出言不逊”进行了狂轰乱炸式的解释并对我继续进行安慰。
“我跟你说,阿木,昨天我说的真不是因为真的讨厌你,只是希望用这样一种语气刺激一下你,希望你能改变。”
“我好端端的干嘛要轻易改变。”
“你这样太天真容易引起一些误解。”
“误解?”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的一些行为有些人看不惯,跟我抱怨过。”
“哦?还有这么无聊的事情。说来听听啊。”
“总之说你太高冷。别的不好说。”
“哦?高冷。为什么要迎合大众变得很滑稽。”
“没要你变得滑稽,和大家一起快快乐乐的为什么就是迎合呢?”
“因为我不喜欢。”
“不喜欢就改啊。”
“我为什么要改?”
“那你就装一下也好啊。”
“我不喜欢,太累了。”
“你怎么!”
“我怎么了,难道不对吗?我喜欢安静,但热热闹闹的场合如果有很合拍的朋友,我也会主动加入,玩得很happy,那如果是交情不深的同学或者同学的同学,我微笑一下,客客气气打个招呼,不就够了?”
“既然是同学,你应该很热情才是。”
“真是荒唐。”
“你看我就表现的特别开朗特别阳光特别热情主动,很多人都愿意跟我玩。”
“我承认,你这样是很容易朋友遍天下,你的这种性格很有益身心健康,但对我不合适,所以你不用给我建议了ok?”
“我一定要改变你。”
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撑下来这大段的口舌之争的。我对阿刀的认识真是有了大大的改观。毕竟是人生观价值观不同。
“你这位朋友的价值观我没法评价,可能是为你好,但不能把他的想法强加于你。我们努力改变过自己,让自己变得很外向,可是我们不能达到那种外向的程度,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个安安稳稳的自己就是最适合的自己,虽然不够外向会是一种弱点,但难道不是我们尝试了另一种方式之后仍旧选择的弱点么?越改变越会摸不清头脑。”夏旬如是说。
“越长大越难交到很真的朋友,但是我都还是努力一开始对身边的好,主动去接近,主动去关心,接触接触着就会发现差异,就不愿意多交流了。阿刀的理念应该是,求同存异,又不是要走一辈子的人,为何如此累。”
“本来就是。你说的很对,木头,”夏旬说,“既然有吃得开的人,就会有相对慢热和内敛的人。他作为朋友,不应该试图改变你,而是应该尊重你的同时给你帮助和指点。谁能确定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就是适合对方的呢?没必要伪装成强颜欢笑的他们。我们是真实的我们。”
说到底是不愿意给自己去披上那件假的外衣,或者是假外衣的技术含金量太低,无法包裹好真实的自己,索性不要了。但是这个穿了脱脱了穿的过程中还是磨灭了本性的,该强颜欢笑的时候谁不会去强颜欢笑呢,又不是小孩子了,虽然倒是很想继续当小孩子呢呀。
都怪你,阿刀,虚伪地活着这样的话题我感觉在这篇随笔小说里面提过好几次了,这次又写。还有,你那么懂得装假,我倒是希望你学着对朋友也装一装,太真实的看法有时候莫过于一种伤害。每个人活着都有自由选择权,被你这一针见血那一针见血的,心态不好的就会整日夜反思怀疑自己是不是二十多年都活错了。
这种善意的装傻,你怎么就没学会?
什么是特别
每次吃面我都会卷在筷子上再吃,从小到大的一个习惯,至今未发现第二个人。有人说没见过,对我这一特殊行为表示笑一笑,有见过的说,这是小孩子的习惯,大了就不会这样了。
我以为这个习惯可以代表我很特别。
就如同我会卷面一样,我学过,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草草接触过日语、俄语、德语,再加上从小学到大的汉语和英语,我以为这样也很特别。虽然有精通好几国语言的人物存在,我只和身边人比较的话,是不是算是特别。
再比如之前提到过的堂妹,会六种乐器,精通其中三种,中西合璧,乐感极佳,是不是也很特别?总之我感觉是。
其实,我们的这些都很不起眼。
人们往往注重实用,更注重自身,不会去关注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的特别之处,虽然也算不上什么特别。而且这些自以为特别的地方还没什么实用价值。顶多可以成为闲聊时的小小谈资。只有在家里面,你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众星追捧的佼佼者,这也大抵限制到二十几岁,再长大就没心思去计较自己是不是特别了,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
不过我还是在计较这个问题。夏旬说我就是喜欢追问到底,有些无奈。
前面的二十年我选择在记忆里活。还好第二十一年开始,我跳脱出来了,能迅速忘记过去的事情,而且速度越来越快,这或许是我记忆力衰退的现象,不过这样不用沉迷于过去的糟糕和繁琐,也不会沉溺于过去的荣誉,只是,我似乎不太认识我自己了。我还是那个特别的我吗?还是,我一直很平凡?就像阿牛哥之前说的,你啊,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普通女孩子嘛。无法接受,也只能慢慢接受。我其实很平凡。
真的吗?应该是真的。
“要不然,怎么没有足够出彩的男孩子喜欢上你?”
“要不然,你怎么没有成为一个名人?”
“要不然,你怎么还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凡的模式下?”
因为我其实很普通很平凡很简单。
只是因为太容易被一些小心思小成就打动到知足的程度,我会天真地以为自己非常厉害,其实很逊色,但这种逊色足以让我更用心地生活,让我继续因不够出彩而继续努力。
觉得自己特别的同时我也一直觉得身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以至于我慢慢发现了自己完全可以隐匿深山,因为除了家人好友,没有人会因我消失而去追寻查证我的存在。
于是我又去追问。
“小马哥,你真厉害,笼络人心很有一套。很多杂事你也处理得过来。”
“我是谁,哈哈。不过松子周旋于人际网络也很厉害。”
“你们都很棒,好好利用你的这一特点。”
“美璇,我真是觉得你很特别,学习超棒,也知道自己的人生该怎样走,很多fashion的、famous的国内外东西你都会很清楚,你很坚决很果断,真的挺佩服你。”
“唉,木头,别说了,我这样还特别?我倒是挺羡慕你的。”
“阿涵,你总是活得无忧无虑,很会处理各种感情问题,很乐观很积极,在现在这种压力颇大的时期,你有这样的心态好不错哇!”
“其实我有烦恼。解决不掉也不想说。而且,乐观积极,哈哈,当然要快乐!”
会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以为他能做出多式多样的咖啡拉花,他就很特别;她有身边人无法媲美的绝美舞姿,她就很特别;他的嗓音足以让收音机那头的小女生听得如痴如醉,他很特别;她的旅行脚步足以覆盖全球,她很特别……其实这些只不过是平常人的某种行为爱好而已,哪里算什么特别。被放大的优点和特长,不足以让整个人闪耀。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些。每个人都可以去学习拉花和舞蹈,嗓音不足可以有其他的优势来弥补,旅行的经费可以努力去赚取。
你发现的别人的特别之处往往都是你最想要而你无法或者暂时还不能拥有的。歆羡那个人,那个人就成了你眼中的特别之人。
所以是不是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人,即使是那些名人明星,都是因为一时的闪耀而让无法达到他们高度的我们不由自主地歆羡,歆羡他们的特别。
“你真是,怎么又纠结这种问题,”夏旬对我真是无计可施了,我倒是觉得好笑,“在我看来,一个人最能显得特别的地方应该在于品质。”
“极为赞同!”
“我也觉得出国游玩了很多地方的他们很厉害,但是我不觉得他们特别,那些只是外在。”
“所以我们一起歆羡自己吧。每一个自己才是最独一无二的,努力经营好。”
“那这不是自恋嘛,啊哈哈。”
“这叫自信,不用想着去羡慕别人外在的特点啦。”
“我们都很平凡的。”
“那你会卷面条么?”我偷笑着。
夏旬直接懒得理我,瞥了我一眼说:“这你也好意思说出来。”
“好意思好意思。”我笑得更加癫狂。
然后,我们都忘记了讨论平凡与特别这样的话题。因为我们很快乐地说笑着,我们扯到了无关紧要的很多话题上,我们觉得就这样的时光最好最珍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