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经·投资·理财
新技术新趋势下,怎样捡芝麻才能赚回一个西瓜?

新技术新趋势下,怎样捡芝麻才能赚回一个西瓜?

作者: 朝高在路上 | 来源:发表于2017-04-21 13:22 被阅读43次

    新技术新趋势下,要想把丢掉的西瓜赚回来,捡芝麻的正确姿势有三种。

    躺着捡

    躺着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应是天花板,而是一碧如洗的天空。天空就代表vision,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大趋势是我们能够抓住的。假若我们想要成为飞起来的猪,首先要找到风口嘛。

    但风口并不好找,从古至今,人类都渴望拥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因为巨大的利益蕴含在里面。大部分人的预测能力都很弱,因此我们会盲从专家、媒体或各路神棍。不是因为他们预测能力强,而是因为他们脸皮够厚。有时候,现实跟预测严重不符,那就是“黑天鹅事件”,比如大家心中的好男人某某某出轨了、嫖娼了,又比如大家心中的好男人某某某被出轨了。混沌大学的创始人李善友教授说“黑天鹅事件”之所以发生,那是因为不连续性。这挺好理解,比如一条河欢快无阻地流向海洋,突然有一天山上滚下一个巨大无比的石头,把河水截断了。这样前浪和后浪就连不上,预测也就作废。

    王煜全老师在演讲中细化了这个观点,他说不连续性有三种:

    1、社会变革。比如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中国改革开放等,这是人类社会一种剧烈的转型。在这种时代下,破坏与重生就是一切,机会无穷无尽。

    2、人口变革。这指的是不同年龄阶层的更替,我们常以80后,90后,00后标签区分。每个年龄阶层的人喜好的东西有着极大区别,比如美国年轻一代喜欢用Snapchat,他们的哥哥姐姐用facebook,又比如一些年纪大一点的人就是欣赏不来AB站。潮流的代际更替是一种必然,同时也有很多机会。

    3、技术变革。懂点互联网的人都知道,随着需求的变化、技术的发展,一般软件和APP都会不断升级改版。技术变革其实就是一种新技术取代旧技术的过程。以前新闻门户可能是人工推送文章,但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兴起后,这个工作就可以交由机器自动完成,并且效果还更好。

    这三种变革其实就是三种趋势,其中,大的社会变革可遇不可求,人在短短的一生中基本等不来,而人口变革随着你年岁渐长,年轻人的世界你会越来越不懂,想抓都抓不准。那怎么办?只有技术变革才是有清晰规律的、可把握的。但要想抓住这个趋势也并不简单,因为技术变革下又分为三部分:科技创新、科研成果和应用创新。其中科技创新和应用创新都是无法预知的,能够预知的是科研成果到应用创新的环节。

    我们要想赚回一个西瓜,不要拿着一颗芝麻而感到悔恨不已,而要看向远方,看看哪条路上有可能捡到最多芝麻。现在能确定的芝麻最多的道路就是技术变革。

    站着捡

    技术变革的路很长,而且这条路上的芝麻分布是不均匀的,这里有一堆大的,那里有一堆小的。这时候,我们就得站直身子,目视不远的前方,找准目标。

    在抓住技术变革的远景下,近期目标就是了解和掌握尽可能多的技术。或许有人会说,每种技术涉及的学科知识那么多,我不吃不喝不睡也没法掌握呀。这就需要选准途径了,不是说每种技术你都要成为专家,而是要知道怎么来应用。对此,王煜全老师常打两个比喻:

    1、闪电战。一战时,英国人把坦克堆在一起构建防御体系,但二战时德国人很聪明,利用坦克冲锋陷阵。你想想,以凡人之躯、步枪、机枪怎么干得过装备大口径枪炮的钢铁坦克呀,闪电战就是这么来的。

    2、孙正义独家代理iPhone。当年iPhone发布后,孙正义立马嗅到未来的气息,跑去跟乔布斯说,啥条件都答应你,给我iPhone在日本的独家代理权吧。就这样,孙正义硬生生把日本当时一个不入流的电信运营商干到了日本第二,算上全球份额,排名日本第一。他说iPhone就是明治维新时代的火枪。

    从中可见,武器被制造出来了,但怎么应用其实是有巨大想象空间的。我们在做应用创新的同时,更要对手头的武器库了如指掌。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跨越技术到具体应用的鸿沟,甚至能帮助我们进行跨界竞争,打垮未知的竞争者,因为现在技术跨界得厉害,像柯达,一个传统的化学公司,竟然是被电子公司打垮了。

    王煜全老师在前哨栏目的半年特刊中,一改以前谈烧脑硬科技的画风,“感性”了一把。有些读者会质疑为什么老是谈各种各样的硬科技,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既烧脑又很难运用到自己的岗位上。他们非常愿意讨论业务模式、发展战略、远景、认知升级,认为这才足够高大上,有品位,有档次。王煜全当然也同意这是对的,但人与人不同,有人喜欢从宏观认知到实践,有人喜欢从实践到直觉。

    我在2016年终总结中提到一点“思想者的世界,貌似很丰富,但实质只是一片鸿毛,轻飘飘而无所凭依”,我这样说,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好想懒做的,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培养更准确的直觉。如果单从看书中掌握一些时髦词汇和专业术语,那反而会离真理更远。因此,王煜全老师一直主张的是,先掌握了硬实力,然后才有和别人谈论软思想的机会。世界是从微观到宏观的,通过读懂各个行业的科技,进而读懂各个行业;通过读懂各个行业,进而读懂世界经济。当我们在实战中形成了直觉和强大的判断力,再来谈认知升级和战略战术也不迟。

    Ok,这里讲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点:要想抓住新时代的脉搏,就得通过捡起一堆一堆的“芝麻”,打造科技武器库,掌握硬实力。

    弯腰捡

    现在我们有了远景,有了目标,接下来其实才是最具挑战性的:撸起袖子加油干。那在行动这一环节,有哪些能力和品质值得我们去培养的呢?

    首先,“忽悠”能力。现在社会噪声那么多,各种各样的新奇玩意层出不穷,人们的注意力严重涣散,你要想调动一大群人干一件事或让他们为你的产品买单,没有讲故事的能力,还真不是那么简单。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乐视汽车的贾跃亭和比亚迪的王传福,贾跃亭忽悠的能力着实可以,但我们不能说他是骗子,因为他把讲故事拿回来的钱都投进了产业,而不是自己的腰包。王传福呢,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国内一流,汽车远销海外,但他就是不怎么宣传。因此至今在国人眼里,比亚迪给消费者的形象都是偏低端的。

    说到这,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我的老板(不是某人的我有个朋友系列哈,真实的)是国内行业研究领域的牛人,曾在国内一家顶级的美元基金和投行任高管。我问他,为什么你的老东家这么晚才进入深圳呀。他说他的前老板(也是国内的一个投资大佬)认为,南方的创业者只会实干,不会讲故事,不看好。而北方的创业者这方面就好很多。See?现在真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要想成就更大事业,必须得有打造自我品牌的意识,通过分享自己的独特经历和经验,利用网络效应找到更多同类,放大你的势能,说不定下一个崛起的超级个体就是你。同时,未来的人才和公司之间慢慢会变成一种联盟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打造自我品牌无疑能让你脱颖而出。

    其次,差异化能力。比如我非常尊敬的一位老师,孙圈圈,她曾任全球顶级管理咨询公司咨询总监,现创业中,设计一些很性感的学习课程,写一些又干又长而又让读者不舍得读完的文章。她出了一本书《请停止无效努力》,副标是“如何用正确的方法快速进阶”,在谈到写作本书缘由时,她说自己特地搜了市场上已有的成长类书籍,想看看如果出书,是否真的有价值。然后,她发现写“道”的,写“个体”的,写“器”的都很多,唯独“术”的很少。确实,很多书告诉我们要努力,告诉我们要用好工具,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努力的方法论。你看她的书和文章,你才能从一个更广的视角、更深的层次来理解努力和成长这两件事。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差异化就是一种壁垒。咱们中国人挺爱凑热闹的,很多创业者也是,看见一个风口起了,一窝蜂涌进去,想想当年的O2O“千团大战”就知道了。最近重新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我也一直在思考差异化究竟怎么来做,因为单纯知识和个人经历的分享,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在信息不对称理论上被互联网抹平的今天,其实还存在另一种不对称,认知的不对称。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信息,每个人能看到的层次是不一样的。我希望自己在一级市场中,不断接触新技术和新趋势,在实战中形成自己的认知,并把它分享给大家。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底层思维能力。上一段,我讲到现在“信息不对称”已经变成了“认知不对称”。那么认知不对称是怎么出现的呢?经历不同是一个原因,除此之外,每个人底层思维能力存在着巨大差异,比如,同样让你想一个方案,有的人就瞎想,有的人就会根据“5W1H”、“SCAMPER”等套路展开。底层思维能力之所以那么重要,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实际价值。

    篇幅关系,这个我就不多说了,要想更深入了解这一块,推荐购买孙圈圈的《请停止无效努力》或者关注“圈外”公众号,阅读相关文章和上相关课程。

    最后的最后,我从王煜全老师的这次演讲中,读到了五个赚钱的趋势,分享给大家,赚了钱自己加餐哈,亏了我不负责。

    1、17,18年,可以做空特斯拉。

    2、人工智能的真正入口是语音,电视才是刚需,音箱不是。

    3、英伟达做深度学习芯片GPU,未来5年进入收割期,可以买入或持有。

    4、未来人工智能就像现在IT一样,是常态,从娃娃抓起是一门大生意。

    5、未来属于积木式创新,女性在其中的协调作用将会非常关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技术新趋势下,怎样捡芝麻才能赚回一个西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jd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