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茫茫世间  矛盾之窟

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茫茫世间  矛盾之窟

作者: 涛声依旧纽约客 | 来源:发表于2024-11-30 05:17 被阅读0次

                  ———菜根谭学习片段

先说个小故事。

在唐朝时有座天台山,上面住了一个叫司马承祯的道 士。司马承祯名声很大,唐玄宗听说了他的大名,想要他来为自己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

司马承祯却是位潜心修道、不贪图富贵的人,极力推辞,但迫于无奈,于是决定进京城见唐玄宗。路上他经过一座山前,从山里走出一位自称白云先生的人,白云先生说:“你的好友李白受奸臣谄害已经辞官来到天台山,伴君如伴虎呀!”

司马承祯想:李白已经在唐玄宗身边做了翰林,因受到奸臣陷害,不得不离开京城来到天台山修道。我本来就在天台山, 却反而要应召进京,这不是白布落染缸吗?到时候,我陷于不义之中,生不如死啊!最终他还是没有去见唐玄宗。

那么今天今天借他说的这句话,我们学习一下:

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原文】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 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zǎng侩kuài,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注释】 饶:丰饶,富足。鄙略:鄙陋、浅陋的意思。

驵侩: 本指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后泛指经纪 人。驵,壮马,骏马。

【译文】隐居在山林中的高士,生活虽然清苦却享受着闲逸自得的雅趣;乡间田野的农夫,为人虽然粗鲁鄙俗却具备纯朴自然的本性。如果是在市井中污染自己的清名,还不如死在荒野山谷中保全精神肉体的清白。

【评析】我感觉这段话本意是说,古人对经商贸易的人是看不起的,仕农工商吗,以为他们奸猾而失去人的本性。表面上也是这样,无论是隐居的高人,还是乡野的农民,都有闲适的心情,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那些市井小民,每天为生计奔波劳碌,忙于算计,甚至坑蒙拐骗,反而不能真正的享受生活。从灵魂成长的角度来看,好像是一场精神上的折磨。现在这社会颠倒过来了,此处不论其对错,历史上还是涌现了许多重义重名重节的一些义士,尤其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来保全名节,不是卑躬屈膝、苟且偷生的人,这都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瑰宝。大家可以想想,你们能找出几位值得歌颂的人物吗?

学习这段之前,先说一个民间秘史有点乱伦的故事。

春秋时,齐国国君齐僖公有个女儿名叫文姜,生得十分美丽。文姜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诸儿,兄妹二人,自幼在宫中一起长大,关系十分亲密,后来做下乱伦之事。他们成年后,齐僖公给诸儿聘娶了宋国 的公主,而把文姜许配给了鲁国的国君鲁桓公。于是文姜便嫁到了鲁国。齐僖公死后,诸儿即位做了国君,就是齐襄公。他虽然即位为君,仍然割舍不下对文姜的思念之情。于是就派使者到鲁国,迎接鲁桓公与文姜来齐国。 兄妹俩见面后旧情复燃,但又怕被鲁桓公知道,于是襄公派人将鲁桓公杀死。丑事传开,文姜无脸待在齐国和鲁国,她看见祝邱这个地方十分清静,于是就隐居在那里。从此以后,齐襄公常到那里和文姜幽会,可叹一向清静的祝邱之地竟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这也让我想到我们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她的香艳史上,也是很奇葩的,是唐太宗的后宫女子算皇上的女人,按唐朝的规定,皇帝死后,凡后宫未生育子女的妃嫔等人都要到皇家寺院出家为尼,武则天也在其中,她被迫削发,进了感业寺。和太子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先是情人后是夫妻,生了六个孩子还是要改国号称帝,李治死后,宠爱僧人薛怀义,还有面首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俩缠绵的多角爱情故事,在今天看来,也无不为之感叹。前阵子演武则天的74岁的刘晓庆网传还正在谈恋爱呢,我们听了都为之感动,原来人生可以这么活!所以今天就学习有点批判意味的两句话:

茫茫世间  矛盾之窟

【原文】

淫奔之妇,矫而为尼,热中之人,激而入道。清净之门, 常为淫邪之渊薮-也如此。

【注释】这里一个词:

渊薮:渊,深水,鱼所聚处;薮,水边草地,野兽的聚处。比喻人或事聚集的地方。

【译文】

不守节操的荡妇往往违背意愿削发为尼,热衷于名利的人因为意气用事而出家,那么本应清静的佛门道观,却往往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评析】这段话就像我们说的小故事一样描画出人生众相。世事有很多看似矛盾其实却为必然的事。例如隐入山林本是高雅之士所为,却成了求功名的人扬名的途径;佛门本是清净之门,也能成为淫邪的地方,不是清净本身的错误,而是淫邪的猖獗。不过不管什么原因,我们是凡人,没有这种胆量出家,遁入空门,我们每天为孩子、房子,车子,票子而搬砖奋斗,都没这心情了,愿我们都能洁身自爱。开玩笑了,不服气的朋友可以继续精彩人生!

相关文章

  • 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人,鄙略而天真浑具。若一失身市井驵侩,不若转死沟壑神骨犹清。 译文:山林里的隐士,...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向死而生,不若不生。 吱吱嘎嘎,岂有悔意。 度人难度心,其终也难矣。 空道有十石,其有万鬼窟。 我道日兴隆,末法岂...

  • 序章:预言

    壹:“当‘腥红之月’完全展开,世间——将入地狱!” 贰:“世界九死无生或者九死一生,别去让‘腥红之...

  • 随笔258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 永远伟大——悼今别去老者

    人总有一死 重不及泰山 轻不若鸿毛 今之已去矣 亲人追逝惜 请望三十年 后又胜于今 生于乱世间 国破家尽散 少年经...

  • 古诗词(十二)

    111.7月15日名诗宋词篇之17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

  • 饮绝

    三窟尽,飞鸟逝,南城冷暖,墙烟潦倒凤仙闭 两茫茫,忆悄悄,心花盛衰,只道醉生梦先死 《饮绝》一四年五月廿十二作

  • 日精进70

    不闻, 不若闻之, 闻之, 不若见之, 见之, 不若知之, 知之, 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 而止矣。 行之, 明...

  • 理不透

    为世间各种情感所交织困扰,理不透,受制于其!!人生之短,何不了此一生,解此困之?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了此一生,勇...

  • 关于生与死的唯美句子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作者:泰戈尔)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作者:苏轼) 人生自古谁无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陷于不义  生不若死; 茫茫世间  矛盾之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jrs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