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嘉靖与严嵩》一书杂想

《嘉靖与严嵩》一书杂想

作者: 阿拉丁956 | 来源:发表于2023-02-04 13:35 被阅读0次

《嘉靖与严嵩》一书杂想

----阿拉丁956

《嘉靖与严嵩》一书的缘分到了,已经被闲置在书架许久许久了,无人问津。

有时候老喜欢瞎想想,这把年纪了,看类似的书籍有啥意义?早不开窍晚不开窍,学而无用武之地之时才想起它。这些年脑水被啥灌晕了,一直不懂得以史为鉴、一直不懂得逼迫自己潜下心来好好研读一两本好书、一直凭感觉去处理人与事却不知从古人的智慧里去萃取一点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小丁点都好。可惜了!后悔有啥用?

关于嘉靖和严嵩,历史有许多的评价。咱不是搞学术研究的,凭自己的肤浅认知,希望获得一点点启发而已,不管是对已无用武之地的自己,还是对下一代有所启发帮助的思路,抑或是聊天时的谈资彰显自己略为读过懂一点点的虚荣心作祟,阅读起来还是带着不少思考去琢磨的。

诸如严嵩面对及其不利的正德帝“先入京城者为王”遗诏,明知兴王世子相对于其它藩王的的不利劣势,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按照传统的惯常思维出牌,而是剑走偏锋,将兴王世子化妆成囚犯,轻装简从、日夜兼程,最终笑到了最后。

通过这件事,咱们学到些什么呢?

一、面对不利局面时的不放弃。

这点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简单。其它藩王离京城只有区区600公里或800公里,而兴王世子离京城却有3000公里,交通工具大家都是车马劳顿的情形之下,优劣势尤为明显,可以说“此遗诏对于兴王世子而言,基本没有翻盘的机会”。可兴王世子团队的不言放弃、严嵩的不合常规出牌,竟然取得了逆风翻盘的好结果。诚然,这其中其他2位藩王的大意失荆州也有关联。

但是,自己不主动放弃不主动缴械的精神是值得推崇的。任何情形之下,不放弃都会给自己赢得机会。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若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二、敢于打破常规。

人们往往容易受惯性思维所约束,这是人之常情。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之道时,总是回避不了在惯性思维框架下的方式方法做选择,很少有偶尔冒泡拔尖突围的异类闪光点。就算偶尔有此念头,也都立马自我否定。于是,总是在不是办法的办法之内往复循环,最终依然无法破题或者破局。

一方面是惯性思维让大家习惯于按部就班、缩手缩脚;

二是思路若过于冒进,又碍于别人的指指点点或者凤头麦鸡;

三是求稳自保思维也会局限自我发挥等等。严嵩的破陈出新思路,就是打破惯性思维的典型案例。

三、必胜的信念。

尽管书中没有过多描述兴王府的必胜信念,但从兴王府班子的精诚团结、上下一致、通力合作便可见端倪。可见,信念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愿这些对你的职场、你的事业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023年2月2日星期四

相关文章

  • 明世宗嘉靖与神宗万历皇帝(四)

    第三,智商与性格; 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当年明月先生称嘉靖为天下第一聪明人,排在后面的是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与张...

  • 从严嵩擅权看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塑造

    有嘉靖帝的不视朝,才有严嵩的擅权,并滥用权力党同伐异。 嘉靖帝不可谓不聪明,严嵩不可谓不利用权力来满足自己私欲。 ...

  • 吃苍蝇的能力

    我想起两个小故事。 嘉靖名臣徐阶在与严嵩的政治斗争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蛰伏隐忍的状态,不仅表面敬重严嵩,还将自己的...

  • 红尘客栈

    红尘客栈 说书人:明嘉靖二年,皇帝昏庸,严嵩当权,锦衣卫千户沈练死于奸相严嵩之手,好友江枫...

  •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总结37

    二,关于明朝的大臣十一)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时期的大臣(嘉靖帝) 9,严嵩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

  • 严世蕃传

    严世蕃(1513年-1565年),字德球,号东楼,江西宜春人,明朝嘉靖首辅严嵩之子,被称为嘉靖第一鬼才。 严世蕃因...

  • 古代的通房丫头和普通丫头有什么区别?通房丫头有时很尴尬

    一树梨花压海棠,苍苍白发对红妆,其实这两句用来描述《大明王朝1566》里面的严嵩再合适不过了。 严嵩,明朝嘉靖年间...

  • 权术表演家

    导读权力使用的4个层次 明朝嘉靖皇帝 海瑞骂皇帝;20多年不上朝;奸臣严嵩——貌似是个坏皇帝。 嘉靖皇帝是一个英断...

  • 剑影游侠

    大明中后期,朝廷中兴,嘉靖帝文成武德,却一手培养了野心勃勃的严嵩老贼,令人困惑。话说这时嘉靖尚且年轻,刚刚即位,四...

  • 大话严嵩

    严嵩,字惟中,大明南直隶袁州府分宜县人。 大明嘉靖年间,严嵩两度出任内阁首辅,前后二十一年,可谓权侵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嘉靖与严嵩》一书杂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ko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