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活着”理解
活着就是与四个变量不断发生故事的过程:工作、生活、城市、感情。
“集齐所有喜欢的东西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幸福的事情实在难得,而大多情况下,有成就感的事业、自得其乐的生活、热爱的土地、还有真挚的感情(包括人类各种类型的关系)总是不可兼得,需要在不同时期调整权重。而我也没敢相信,会把“城市”(或者说土地、容器、泛环境)看得这么重要。
上海,我们“相爱”的八年里
“想去上海”这件事情追溯起来要到高二,完全源于一场胡思乱想,今天回想起来没想到已经8年了,虽然还没有实现,但很感动于自己始终没有忘记过。
2008年,高二的秋天,甚至连原因都忘了,一个数学二卷考过个位数的家伙破天荒的说我要努力学习去了,我要去上海,不过那时候对上海简直一无所知;
2009年,上半年坚持状,下半年高三不幸又玩了一学期,没关系还有明年半年啊;
2010年,第一年高考溃败的满地找牙,选择了复读,这次更吹牛逼了,扬言说自己要考复旦,还跟大家说以后我长大后要在上海开发一栋高楼大厦(今天想起来真是瀑布汗+一地鸡皮- -!);
2011年,第二年高考没考上复旦(也就差一百多分吧),算啦,那就先去其他城市搞建设吧;
2012年,这年没想起有哪些与上海有直接关系的事情,间接的关系倒不少,是的 ,那个开发高楼大厦的大话,大二立志毕业后从事房地产行业,开始通过互联网工具学习地产策划;
2013年,地产策划没学成,又想搞互联网。后来知道真相的我,在房地产的高门槛面前还是放弃了,大三是迷茫的一年,疯狂的走出去找人聊天请教互联网是什么东东;
2014年,走过了迷茫后突然发现很久没有记得“上海”这个词了,于是在上大学第1000天的时候,大三的尾巴,第一次去了一趟上海,亲身体会的感觉真的太刻骨铭心了,回来写了一篇满满真情流露的日志,只是今天看起来是那样的稚嫩和猖狂。那年还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如果将来到不了上海,那就每年去一次;
2015年,毕业季+工作。那一年前后发生了很多事情,跟朋友聊起来打趣说“我再也不是那个冲着喊着我都要XXX的鸡血少年了”,相反变成了一个超级慢先生。工作没能选在上海,毕业旅行也就自然想再去一次了。
2016年,毕业后一年换了工作,一份更接近上海强势行业的工作,但地点仍然在北京。离职前请光了年假第三次踏上南下的火车,这次不仅上海,还爱上了它旁边的城市们。
越来越近,又越来越慢
2016年马上又要过去了,虽然还是没能在这座城市,不过已经可以做到放慢脚步了。既然这么喜欢,那就沉下心来把自己整理的再好一些,才能在陌生的城市里同时找到喜欢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样也蛮好的,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规划决策职业路线,学会了培养爱好丰富生活,知道了莽撞和毒鸡汤的危害,懂得了淡定、稳重和倾听。
“梦想”这个词太大、太空、太重了,不敢再用来形容这座城市,暂且用“愿望”来描述吧。
虽然一点点在靠近,但过了无知无畏的年纪,毕业后的实际问题很现实,走到现在又希望能走慢一点,承载了对未来愿望的城市,愿时间可以再蹒跚一些,打磨自己,渐渐看到更远处的天空。
打破原则的例外
长大后我们开始厌恶大城市的拥堵和雾霾,更喜欢边陲的大草原、高原、大海。我也讨厌都市的雾霾、地铁里的人肉味,也超喜欢甘肃荒凉的戈壁滩、冬季的海边,但上海确实是一个例外。
看了一下午《孤独星球·上海》,挑几张图收藏下:
【城市·上海】我们相爱八年 【城市·上海】我们相爱八年 【城市·上海】我们相爱八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