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信公众号看到一篇关于产品运营的文章《也许你做的都是错的》。作者谈到的一些方面我觉得蛮有借鉴意义,所以我想在这里引用和讨论一下。
一个决定正确与否不重要,改正它的成本才是核心。
我们经常就一个需求的solution展开激烈的争论,有时候还会在某些细小的细节上花费大量时间。我们的意愿都是好的:想把事情一把做到位。但这个真的很难,而且用户在看到真实的产品或功能的时候想法还有可能变化。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大方向,实现最基本的功能让用户去试。有些模棱两可的点,如果不是必要的,可以先不做。如果必须做,那么选之后纠错成本低的方案进行。
应对测不准的三大法则:
1. 最短化决策时间
2. 最小化决策单元
3. 每一步都反馈
作者借量子物理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来阐述我们人类的决策过程也是不准的。关于量子物理中的测不准原理,如果听说过“薛定谔的猫”,那么对这个概念就能理解一二。对于作者提到的应对测不准的三大法则,我的脑海中第一时间跳出来的想法就是,这不就是敏捷嘛。敏捷开发中追求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反思,反馈,改善都是这三个法则的实践。当然也有差异。这边提到的三个法则都是在追求极致-最短,最小,每一步。
本质上做任何产品和决定之前先做一把尺子,一个衡量工具。它应该具备速度快,成本低,精度高的特点。
我们自己也经常问,这个需求是哪个客户的?是不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我们这么问也是想找一把尺来衡量我们做的是不是对。在选择尺子上面,我们需要找到业务上有典型意义的,又有意愿和我们一起成长的客户(作者讲的是找到天使用户)。这样才能具备速度快,成本低,精度高的要求。
产品在创意期,可以先咨询用户是否有意愿使用这个功能。
满足两大条件:
第一,赞同的用户超过总调研人数10%;
第二,赞同是反对用户的十倍;
就算及格。
我们的产品目前在填平和别人差异的沟壑之中。等我们开始做一些有创意,有特点的功能时,是否需要进行目标客户的调查?苹果的乔布斯认为“用户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产品,他们就发现,哦,这就是我要的。”我想这并不矛盾。我们首先要洞察用户的需求,并且尽早让种子(天使)用户参与选择(用户可能真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当一个合适他的功能放到他面前的时候是懂的选择的)。
发布产品不重要,发布得到负面反馈以后,秒关秒开才最重要。
这个蛮有意思的。我理解是永远要有Plan B。在Plan A不管用的时候,要能随时甩出Plan B。对于有争议或风险的需求,如果要上,在最初的需求时就需要做好Plan B的打算。如何做才能做到秒关秒开?Solution不会很困难,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
也许我们做的都是错的。这个错不是完全不对,只是离正确还有些距离。就好比洲际导弹的发射,导弹不是一开始就完全能命中靶心的,期间不断根据周遭情况修正飞行方向直到最后命中。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试问我们够快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