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节日是什么?
双十一啊,钱包已经准备好啦!
但今天是霜降,你知道吗?
何为霜降
霜降,即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后,天气越来越冷,清晨的朝露,也被凝结成霜,这个秋季的小尾巴,慢慢拉开了冬天的序幕。
王冕有诗云:露深花气冷,霜降蟹膏肥。这个时期,蟹肥美、红柿熟、赏菊饮酒、登高远眺,有着多姿多彩的风俗趣事。
俗语还说“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这也是养生保健的最佳时机呢。
二十四节气
提到节日,如果只能想到折旧活动,或者狂欢庆典,未免有些辜负,这些特殊的日子。而二十四节气,也渐渐淹没在历史中。
节气是老祖宗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被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它们是古人的时间指南,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是中国独有的时间记录,是我们古朴的宇宙时间观,更孕育出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
时间之书
余世存先生在《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的专栏,前后写了整整一年。他用宏大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介绍了节气在天文、气候、农业、养生、历史、美学、哲学等多方面的常识。借助《易经》、古典诗歌、现代诗等优美的语言,从多个角度将二十四节气切入中国的历史、习俗和生存之道中。他的《时间之书》被人民网称为“第一部全面解读二十四节气的国民读本”,也不为过。
“立春”预示着万物复苏,春天就要来了,一年的农事活动,也已经做好了准备。“雨水”和“惊蛰”,带来了降雨和雷鸣,将冬眠的动物们也叫醒了。“春分”之后就是“清明”和“谷雨”,气温转暖、草木萌动、景象清澈明朗,是谷物生长的最好时节。
然后“立夏”来了,农事进入最繁忙的季节。在“小满”和“芒种”中,我们的辛勤劳动,获得了丰满旺盛的收获。“夏至”以后的“小暑”和“大暑”,带来了夏季最大的热情。
炎暑过后,天高气爽的“立秋”揭开序幕。然后是“处暑”和“白露”,露华渐浓、暑热消退、天气转凉。“秋分”带着“寒露”和“霜降”,使得人们手慌脚乱,忙着秋收又冬藏。
“立冬”宣告着冬季开始了,辛劳的农事,也进入了末尾。之后“小雪”和“大雪”纷纷到来。不如一起在“冬至”吃饺子吧,为之后最冷的“小寒”和“大寒”,做好准备。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二十四节气,被赋予了中国古典的美感,在如今这个快餐时代,不如停一下、歇一下,看看树叶一年的颜色变化,用心去体会时间的流逝感。
如书中所说那样:像曾经的农民一样,去感受时间和生命的轮转循环;像诗人那样,去欣赏时间的玫瑰,去收获时间的粮食;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