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评定职称的决定生死存亡的伟大时刻到来了,真是刀光血影、剑把弓张,凡是想评职称的老师都是开足马力,卯足了劲,准备各种资料,比如荣誉证书、论文、课题证书、继续教育证书等等。
当老师都在热火朝天的准备评职称的资料时,学校忽然宣布,凡是教学成绩有一次全县倒数一、二、三名的老师没有参评的资格,当老师们听到这个消息时,都义愤填膺,群情激昂,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师,个个都气得肺都要炸了,当领导的如校长、主任,都不带课,绩效工资也比一般老师高得多,当然不会担心成绩的好坏。制度好像只给一线代课参加统考的老师订的制度,领导不带课照样可以顺理成章的评职称。
每个学校都有年龄偏大的老师,统考成绩出 现倒数后三名的老师,难道这些老师呕心沥血的干了一辈子,最后落得连一个评职称的资格都没有,这难道不是当老师的悲哀吗?中国教育的悲哀吗?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还是一个中级职称,自己对自己都无法交待,甚至周围的同事、亲戚都会对你的能力持否定的态度.
有的老师都工作了三十四年,一直在一线工作,教两个班的物理,他现在五十多岁了,垂垂老矣,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一天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是他每次统考,教学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可以说是全县倒数一二名,但他年轻时他的教学成绩一直很优秀,可以说在前八年他的教学成绩都很优秀,就是最近几年的成绩不好。
最后这些老师联名向县上教育局反映了这些情况,局长给这些老师一定的答复,说各个学校的校长对政策的理解有所偏差,说什么评职称倾斜年龄大的老师,说什么评职称倾斜农村教师,说什么评职称倾斜一线老师。
,这些成绩比较差的老师经过一番据理力争,才赢得参评的资格,可是等评职称的战线拉开时,事实不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各个学校都给每个参评的老师量化积分,此时就看你的荣誉证书的多少了,你的荣誉越多,你的积分就越高。即使你的工龄长,任职年限时间长,也并不见得你的积分就高,如果你的荣誉这一块积分不够,你还是不能评上职称。
这样就看你有没有能力搞到各种荣誉证书,比如走上层路线给自己弄一个“三八红旗手”、“县级师德先进个人”、“市级模范家庭”等等形态各异的荣誉证书,特别是哪些“特别聪明的老师”会巴结领导,各种荣誉就会悄然无声的落到他们的头上。
只有那些老实、本分的只知道工作,不会钻营的人什么好事都不会和你沾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干了一辈子学校是不会主动给你某项荣誉的。荣誉是争取来的,这样也是对荣誉二字的一种亵渎吧!
比如我们学校的一位英语老师,今年四月分退休了,他一辈子热爱教育事业,但是很讽刺的是他临退休时还是中教一级,拿的是中级中的八级工资,他还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他临退休时还带一个班的英语课,学校领导也没有见照顾过他,相反那些比他年轻的,早早评上高级的年轻的高级老师早已不带主课了,要么在物理实验室,要么就带几节综合课,绩效工资还发的好高好高,评上高级就可以不带课,就可以随随便便不遵守所谓的条条框框,他们这些高级老师就很自由,真是自由在高处,甚至连高级老师的取暖费,降温费都比一级老师高,真是夏天高级老师热,冬天高级老师冷啊!
评职称何时能把那些老实、本分的老师才能评上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