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佛像在古代被认为是严肃、神秘、难度很大的工程,是暗有神明护佑的。《北史》上记有鲜卑皇室遇有重大事情不能决断,例如册立皇后、阴谋举事等关键时刻,即铸造佛像,当事人要亲自执炉勺(浇铸时用的工具)铸造,按造像成功与否来决疑占卜,所谓「铸像以卜」。
铸造佛像用失蜡法,第一道的蜡型实际上即是完成品的效果图。例如乾隆皇帝笃信西藏佛教,对佛像也很有见地,宫内造办处铸佛像,要先呈上蜡型,乾隆帝亲自审阅,往往能具体地指出佛像例如发髻、冠戴、飘带等处哪些该加减增添,以免与法度不合,修改定稿后方可铸造佛像。
铸造佛像工序如下:
1. 作蜡型──传统「失蜡法」,即一次只能以蜡型浇铸一件。虽说蜡型每次只能浇铸一件,似乎费时费力,但蜡型也不纯靠手捏,而是有蜡制模具翻制出来的,蜡像除极小型外,均是中空的。
2. 包裹泥衣──蜡像底部预留蜡液出口,然后层层裹以泥浆,阴干。蜡像的中空部分也要有填充物。
3. 浇铸──以铜液浇铸,溶蜡于留出口流出,蜡像的空间被溶铜充满,冷却后打碎泥壳,清除铜像内部的填充物,铜像基本成型。小型像一次可浇铸完成,大型像头部、躯干、手臂、台座等分别浇铸,最后拼合而成。
4.鎏金──将纯金碾成薄片,剪成金丝条状与碎玻璃按比例混合,在石碾中碾成粉末状,溶于水银内。用小棍儿一点点地涂抹于铜像上,涂抹很费功夫,反复涂抹划刮方可。最后以喷火枪高温喷烤。鎏金工艺颇为危险,不慎即可造成水银中毒,牙齿、头发脱落。有的佛像不鎏金,经处理后,使铜像表面呈熟梨、红枣、玛瑙、猪肝等色泽,古色古香。
5. 后期加工──大型佛像数部分组装拼合,小像一次完成。充填表面气孔,打磨毛刺,细部五官、手脚、衣纹等要敲凿镂刻,细部加工。这项工序很重要,技艺精湛者在细部处理上很讲究,体现了工艺品的价值所在。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198110的,西藏画师关切尖措的作品黄财神唐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