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金小仙林湖(2023.3.16)
泛泛表扬易滋长学生习得性无助,所以老师,尤其是低年级老师要对表扬,尤其是口头表扬保持足够警惕。但是,尽管这样,仍在课堂上,忍不住送掌声,给表扬……
表现之一:
师板书“原有”、“拿来”、“现有”,并在“原来”下面写35个,在“拿来”下面写10个。
问:如果原有35个,拿来10个,现有多少个?
生:现有45个。把35分成30和5,30加10等于40,40加5等于45。
师在“原有”下面写35,“拿来”下面写4,问学生:原有还是35个,如果拿来4个,现有多少个?
生:现有39个。把35分成30和5,5加4等于9,30加9等于39。
师:两次都是算加法。为什么?
朱昱衡:因为是拿来,现有比原有和拿来都要多,所以用原有加上拿来等于现有。
不是看到现有,就算加法,而是通过比较多少,知道经过拿来,现有的比原有的多,所以才要算加法。把握住加法本质。这样的原因分析,要不要送掌声?
表现之二:
师板书“原有”、“拿走”和“现有”。
问:如果原有35个,拿走10个,现有多少个?
生:现有25个。把35分成30和5,30减10等于20,20加5等于25。
师:原有还是35个。如果拿走4个,现有多少个?
生:现有31个。把35分成30和5,5减4等于1,30加1等于31。
师:这两次为什么都要算减法?
卞梓芃:我们看刚才是拿来,现在是拿走。拿走以后,变少了,拿来以后,变多了。所以,拿来算加法,拿走算减法。
虽然只是希望他能解释算减法的理由,但是,卞梓芃能细心观察,及时捕捉不同问题之间的联系,将不同问题对比分析,得到共性规律,完成解题方法的总结以及模型的建立。这样的回答,应不应该送掌声?
表现之三:
![](https://img.haomeiwen.com/i13498389/9da42bf420210a78.png)
师:这两题有关系,谁的眼睛亮,能够看出来?
李梓桐:我们看上面一道算式,先不看减30,60加8等于68,再算68减30。下面一道算式呢,就是68-30,所以,两道算式其实一样,得数也一样,不用两题都计算。
虽然上下两个算式,一个长,一个短,长的是加减混合,短的是减法,但其实都是要算68-30。能够看得到,说得清,要不要表扬?当然要表扬!
表现之四:
课堂上,什么时候不仅要讲话,而且需要大声讲话?孩子们都知道,是在被老师邀请发言的时候。
当有同学忘记了,在别的同学发言的时候,插嘴讲话,怎么办?
潘梓鸣把手指放在嘴边,悄悄提醒一时得意忘形,发出声音的同学。
这样的行为,既帮到需要提醒的同学,又不影响整节课的良好秩序,好不好?值得所有同学都借鉴。
表现之五:
每组作业收齐后,被小组长先后放在了老师批改作业的桌子上。有点乱,怎么办?
李佳柠默默把作业理整齐,很专注,不炫耀。
这样的“默默”,与优良班级环境的营造,高度和谐。要不要表扬?
表现之六:
先批改完的作业,放在桌上。王悦齐看到,不等老师邀请,先拿起几本,发给同学们,手上发完,再回来拿。于是,至始至终,批改作业的桌上,都保持清爽。好不好!
表现之七:
有的孩子作业速度比平均水平快。写完之后,做什么?
很多孩子都会给自己找可以在课堂上做的事情干。比如,给自己带本练习题,补充着做一做。比如,书包里放一本课外书,写完赶紧读起来。比如,有画画本,还有画笔,抓紧时间去涂鸦。
王泓成、李劼睿、周子游、朱余墨,还有好几个孩子题目做得多,算得准。韩翊则爱阅读,一本接着一本读。许心娴爱画画,一幅接着一幅画,送给老师,送给妈妈……
时间,很短,也可以很长。在这些孩子的手里和眼里,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被填得很满,也,很美!
还有,很多很多,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课堂。始终对表扬保持警惕,但是,这样的表现,真的忍不住要表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