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的中年女人,五线城市,2000多薪水,安逸无聊没有技术含量和前景的工作。恐慌,焦虑,未来的不确定感,督促着那颗想不甘沉沦的心,开启了生涯学习之旅。
生涯学习给自己打开了一扇窗,初期去学习以为学个四天三夜就能上手给他人做咨询,坐到那说说话就能把钱挣到手,光鲜亮丽的职业人生就此开启,谁知高级课程都学完了,才发现越学心越虚,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本以为是查漏补缺,没想到是女娲补天。
几年的课程学习花了好几大万,虽然还没成为一名生涯咨询师,但确实开阔了眼界,知道了一波牛人,并从这些牛人身上学习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的优点做法。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一个人是李笑来。
认识李笑来还是通过参加新精英橙子学院里面的课程学习认识了一位能量极强的同学,因为能量强,那时候什么都不会的我,加了她的微信圈,经常会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她讨教,从听到了许多没听过的新名词,比如伸手党,长期主义,践行等等。发现她经常会提到一个人的名字————李笑来。于是开始关注起李笑来这个人,百度了他的简历,买了他的书,听了他的演讲,买了他的得到课程。
于是链接到了《做时间的朋友》这本书,开始了做自己的时间记录的历程,算到现在,断断续续的也做了四年,写了三本。时间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内化到身体里。
刚开始做时间记录时写了三天都无法接受每天的平庸,时间的黑洞常常是几个小时不见了,无聊的生活痛苦的不想回忆也不想复盘,后面开始思考如何让一天过的有意义,增加每天读书运动的量,做了几天,太累了,就有不想干了,时间记录又搁浅了。就这样能量上下震荡,忽高忽低,一度放弃,又不时捡起。
最后终于能够不用心理投入就可以心平气和的记录,用生命之花做月计划和复盘,用每天三件事来安排事情的轻重缓急,完成成长积累。
通过时间的记录,避免时间黑洞,分清轻重缓急,通过实践获取分配时间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