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价值观应该是会保持极大的稳定性的,所以我们谈原生家庭!
只是我们会变,会终于会从一开始的形式的黑白,到最后我们看得见自己讨厌这形式后的哪一种本质。我们讨厌冷漠,但我们并不讨厌理智的决定,而冷漠和理智的判断在行为上,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讨厌杀戮,但是我们并不讨厌捍卫,而捍卫和杀戮的基本操作形式选项里都有暴力。在战场上玩耍的敌对双方的儿童让人动容,在战场拼杀的战士依旧让人钦佩?我们讨厌暴力,但我们不放弃使用暴力的可能。如果面对绝对的恶,不拒绝使用暴力。如果立场敌对,攸关民族和同胞,不拒绝使用暴力。我们讨厌阿谀奉承,但我们并不讨厌委婉,而委婉在非智者的操作中多少都有点讨好吧。成长就是我们终于明白我们这样做,出于什么。我们终于不介意使用了什么的形式,而心中的信念越发明净。
其实我们真的不必那么耿耿于怀于形式,那些主流社会里讨厌的形式,暴力,粗鲁,小气,虚伪,谎言,造作,掩饰,冷漠,心机……在人生漫长的质点里,谁敢说哪一项,自己一次也没有过,谁都他逃不过。但这不是和解,不是妥协。我穷了,我大气个鬼啊。但我懂的不必克扣。我想你开心,我为什么不能虚伪称赞,但我不恶意误导。我知道朋友的逆鳞,我存心特意跳过,这没什么,但我不设计陷害。这不是妥协,这是智慧。
家庭暴力的之所以会延续性,因为一开始他讨厌的就是受害者是母亲,但是他认同了暴力可以解决一些问题。重男轻女之所以被延续,是因为讨厌受害者是自己,而不是讨厌这个观念。在谎言中长大,讨厌被欺骗,却认同谎言可以带来好处。他们不是成了自己讨厌的人,他们是成了别人讨厌的人,他们一直是他们自己,他们曲解了形式背后的意义,他们在被形式误导。
家庭暴力的父亲因为内心不够强大发泄于母亲,如果孩子懂得,他应该学会的疏导自己的情绪。如果一开始并不认同男尊女卑,又怎么会延续下去呢。如果坚持谎言的得来是不义之财,又怎么会重蹈覆辙呢!成长就是我会被那些一直在的形式影响,但我终于理解我应该反对什么,我们才逃得出禁锢。越早懂看清就会越早不会被形式牵引。
我们很难真的改变原有的价值观,但我们确实会有很多认知的狭隘和误判。我们一路追着形式走,却不判断本质是多么危险。
如果我们有能力丰富价值观,那一定能遇到更丰富的人生。平权主义者,终于看清这个世界是还在男权的社会里过度,她会更清楚如何和这个世界相处,但不必非拿着情绪和这个世界对抗。因为一切确实在向好的一面进行,激昂的一代已经过去,我们需要的是客观的榜样。男权主义者终于看到女性的价值,她会觉醒,会尊重。到我为止,不做无谓的抗争,只做积极的努力,到我为止不做舆论的助轮,做积极的楷模。暴力者容得进善者的软弱里的宽容,怯懦者容得进粗暴者的激进里的勇敢。保守者接受激情派的追求,激情者接受保守者的自律,难道不是更能懂得如何正面的享用这场人生。
长大终于变得平静,不是变得死气沉沉,人类只有一个初心,千古不变,是善。其余的万变不离其中。真的恶,就去抵抗吧,恶的那部分就去抵抗吧,其余的怎么开心,怎么来吧。成功开心就去成功,成名开心就去成名。安稳开心就去安稳。闲散开心,就去闲散。与人亲近开心就去与人亲近。离群索居开心就离群索居吧。保守开心就保守吧,漂泊开心就漂泊吧。善,然后学,让自己开心的能力,此生可行。
其实相对和平稳定的世界,精神世界没那么可怕,可怕的你又看不清,你又不会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