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94207/f99cae1b9bb35b18.jpg)
工作两年后,在社会上遇到的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可是,突然发现以往的友情慢慢在变淡,从一起抱怨工作繁忙、社会艰辛到最后只在朋友圈里点个赞,甚至后面我们无话可说,只知道彼此还活着。现在有了委屈与喜悦已经找不到任何人去诉说。“朋友们”太忙了,或者你说的东西他们根本无法理会,甚至更严重地说,可能他们已经不是你所想的朋友了。
伤感无人理解,幸福使得人羡慕,那就让人们羡慕吧。谁关心你在干什么,生活原本就是孤独的,所以也没有必要一定去凑热闹。小学读书累,上了初中就好了;初中学科多,上了高中你们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了;高中学习压力大,上了大学就可以上半天玩半天了;大学太空虚,出来工作就好了…生活时刻都在欺骗我们,正如我们了解的那样。多少忧伤,多少幸福,多少旅行…能够真实?多少修饰,多少伪装,让我们彼此变的越来越陌生。不禁要问,社交网络里传递出去的东西有多少值得我们去百分之百相信?既然不能,就不要抱怨朋友越来越远。
初来深圳时,或许是对一座城市陌生的好奇,或许是当时还年轻,一到周末,便会邀上三五好友,上山下海,吃喝玩乐,到处疯。通过朋友认识了他们的朋友,再然后认识了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玩着玩着,都要感觉自己要“海内存知己”了。那时一样有苦难,可是我却很真实,跟远方的朋友网络聊天,我们互相理解彼此。
渐渐地,远方的朋友变得不了解了,他们只记得我疯玩的状态,却不知我也发过内心煎熬的牢骚,每次聊天总会听到,你好幸福,天天这么嗨。我只能真诚回答:我只是把我幸福的一面展现给大家,难过,我把它藏起来了。很无奈,因为我的苦难,我展现了,只是你们好像视而不见。
渐渐地,我们产生了陌生感,话题少了。我不在分享一些真实的东西。新建立的友情,随着工作、时间、兴趣的多重作用,慢慢地也淡了。
我的朋友越来越少,比之前大学的时候还要少。小龙是我的大学同学,来到了深圳,许多独自身处一座城市互相认识的朋友都投来了艳羡的目光。多好,你们在一个城市,以后依旧可以一块玩耍,共叙友谊。一开始是这样的,我们玩耍,我们畅谈,可是后来,由于工作忙碌,我们几个月不联系不见面,和在远方的朋友没有什么区别。前段时间,我联系了好久不曾交流的大学朋友,晶苗。打开微信对话框,我们上次聊天还是在他说他找到了女友而我却分手的时候。这次我找到他,不是为了互诉衷肠,跟大多许久不曾联系之后,突然再联系的朋友一样,我要问他借钱。幸亏,我们的友谊经得起考验,他最终认定我还是那个我。虽然我们互骂“傻逼”时,都发现里面少了几许青春,多了几分刺耳。
“近况如何?”
“不好不坏。”
彼此的疑问与回答。“不好不坏。”,我们在社交平台上早就看到了彼此的境况,那里有鸡汤,有悲伤,有远行,还有不断开始的恋情…可是,最后我们默契地回答对方:不好不坏。
可是啊,不要总是不好不坏,不要总是鸡汤、悲伤和远行,给我讲讲你自己的内心。那些你独自一人在窗台下的冥思,那些你放在电脑F盘命名为“作品”的文件夹,甚至空间里仅对自己可见的梦想……我想听听只关于你的纯粹故事。这样,你还会是我以前认识的你。
从我们下次的聊天开始,可以吗,朋友们?
2015年12月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