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之论文写作
想精通论文写作?首先你得了解学术语言的五个特征_研之成理微信公众号
特点一 | Passive Voice |
---|---|
特点二 | nominalization |
特点三 | 复杂名词短语 |
特点四 | Weak Verbs |
特点五 | 行话、术语 |
被动语态滥用明显,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需求下才有效,注意主体是否要隐藏
名词化同被动语态
复杂名词短语人满为患,能少则少
特定动词高频出现,弱动词需要统统消灭
行话、术语满天飞,解释一个是一个
- 拿个小本本积累 强动词
- 其实句子语法结构并不难,长的是名词短语
- 一个在学术上有所期待,未来想要从事科研的人,越是早理解学术语言,越能有效的实现目标。
- Publish or perish
- 不论是学术论文还是基金,都归属于学术语言的运用,而运用之前,先要根本性的理解。
- 文章千千万,语言运用是有卓越的,但绝大多数是平庸,甚至糟糕的。
- 好的样板能够持久且加速地让我们受益;平庸和次品只会增加背景噪音。
- 专业知识是学术语言和非学术语言之间的最大区别,所谓隔行如隔山。
学术语言第一个特点: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
why
- 使用被动语态的目标是impersonality and objectivity of science。
言下之意,科学需要客观,不以人为转移,科学的实践者是你还是我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科学本身。所以,科学的“主角”需要主动退居幕后。主角的这种“隐身”导致被动语态格外显眼,尤其是在实验部分。
when
- 实验部分
- 其他部分:当作者想要强调他们(论文作者)做了什么,或者别人(引用)做了什么,用主动,we(I也可以,但少见)、作者名字做主语;当作者想要强调理论,现象,实验产物,数据等结果时,用被动语态。
- 大原则如此;但实际情况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术语言第二个特点:名词化(nominalization )
- 用名词,而非动词来描述一个动作。
why
- 首先,名词化可以将一个抽象概念实体化,从而便于理解和传递。
命名未必能导致理解,但理解一定需要命名。--近乎本能的需要
传递效率极高,简洁不简单
这个名词化表达的是一个包含动作的一些列行为。如果把动词的作用比作一个单词,这个名词化的作用至少可以比作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段落。信息高度集中
- 如果命名还只是一种本能,那这种有选择的高度集成信息的名词化就是这个本能最光辉的一面
而名词化的高频使用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平庸甚滥用的情形。
句子失去名词化之前原动词的活力,句子变长,但却未增加信息。两害而无一利。普通读者对这种结局也许并不敏感,甚至还可能觉得高大上,鼓掌并模仿;但在深谙写作之道的人印象中,这种构造在很多将写作的书籍中已经被唾弃到坟上长草多年了。即便如此,学术写作中不适当的名词化还是泛滥依旧。
how
将动词通过加后缀(少量动词可以不加)转化成名词。大多数动词名词化跟拉丁词源有关。
- 一般的方法是后缀ment或者tion。
- 当然,transfer这种无需变化,直接变身的也有不少,research,survey等;
- maintenance这种属于更加不规律的,类似还有analyze-analysis等。
- 不只动词可以名词化,形容词、名词也可以的哦
学术语言第三个特点:复杂名词短语
- 以一个名词为根,添加多重修饰限制成分,制造出来的怪兽级短语。
制造这种怪兽跟名词化一样,近乎是科学家的本能
句子看似很长,但语法结构却极其简单:A depends upon B and C。
- 显然,长的是A、B和C。
- 事实上,ABC均为名词短语,且每个短语各自又有自己的内在结构,如development of embryos……,如果没有produced……transfer这个后置修饰,那就只是个简单的名词短语。
- 不幸的是,各种后置、of、that等不断加码,导致每个名词短语都是复杂名词短语。长,就在所难免了。
why
-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讲,这么写最精简。
最为概括,简洁,精炼的,基本上已经没有再压缩的空间。
用尽量少的空间,表达尽量多的信息,这是科学家追求的效率,也是他们写作的本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