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游莫应丰故居小记

游莫应丰故居小记

作者: 张先德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06:45 被阅读0次

    游莫应丰故居小记

    文/张先德

    10月15日,久违的天空终于放晴了。上午,我邀请市地名文化研究会会长郭治强先生等人,一起去桃江参观已故著名作家莫应丰故居。

    莫应丰故居是今年5月底正式对外开放的。早年曾听说过,莫应丰是益阳的大作家,因非圈内人,对其了解不多,仅仅停留在“知其名不晓其事”的层面。前不久,从网络上获知莫应丰故居对外开放之后,遂萌发游历一回的想法。

    莫应丰故居位于桃江县桃花江镇大华村一字墙组,距离益阳市区约28公里,开车不过50分钟。我们一行4人,自市区(福中福)出发,10时30分左右即到达莫应丰故居。我们将车停在故居的地坪上,环视四周,青山环绕,翠竹丰茂,俨然世外桃源一般。

    见有游人造访,一位老者上前招呼我们。原来,他就是76岁的莫应丰堂弟莫太寅,如今的故居讲解员。随后,莫爹引导我们参观故居并详细进行介绍。他说,莫应丰,当代著名作家、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1938年1月12日,出生于桃江县桃花江畔的潮湾村。1944年,随父母迁回祖居地大华猫嘴湾,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1956年考入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附中,毕业后升入湖北艺术学院作曲系。1961年加入广州军区空政文工团;1970年从部队转业到长沙市工农兵文艺工作室,任文学组长,开始文学创作。他一生著作等身,计400多万字。作品大多以家乡的山水、人物、故事为背景。主要作品有《将军吟》、《迷糊外传》、《麂山之谜》、《桃源梦》等,《将军吟》曾获首届茅盾文学奖。曾任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湖南省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湖南分会副主席等职,是文学“湘军”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1989年2月,因肺癌病逝于长沙,终年51岁。

    莫爹说,莫应丰故居损毁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2020年10月,大华村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原址上重建莫应丰故居。故居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建有7间房屋,为穿斗式木架结构,青瓦褐墙,对称布局,左三间为莫家居所,中间为堂屋,右三间原为邻里所有。故居布展主要分生活还原、展览两部分,其中展览部分少年生活、艺术之路、肄业从军、转业地方、清风峻节和个人艺术展、名人笔下的莫公等篇章,通过实物或照片展示莫应丰生平事迹。

    看到故居修复得这么好,我们问莫爹这个花了多少钱?他说,故居,包括前坪绿化及1公里进场公路硬化等配套工程,大约花了480万元。莫爹指着故居北侧的一栋房子说,这是村里依托作家名气而创办的“莫应丰少年作家班”所在地。市作家协会和有关部门将组织名家,定期到大华村给作家班青少年义务讲课,为培养文学新人,引领乡村振兴贡献文化力量。说到修复故居的缘由时,莫爹说,大华村前扶贫队长朱明星出了不少点子,他活动能力强,拉来了不少资金,还安排我在这里当讲解员。

    2004年4月2日,莫应丰逝世15年之际,被安葬于湖南革命陵园艺术园,陵墓由著名雕塑家雷宜锌设计。在故居的堂屋中央,我们看到一尊莫应丰头部铜像,铜像基座正前方刻有莫应丰的绝笔词:池鱼入海,笼鸟归山。

    在展览室张挂的图片资料中,我们看到莫应丰这支莫氏,是明洪武初年迁徙于此发脉的,猫嘴湾所在的桃江绵绵百里竹海群山,即是这支莫氏的发源地。遗憾的是,陈列于展览室的《莫氏八修族谱》,却是错误多多,莫应丰元配李明秀、续配欧阳慧龄的名字都弄错了!

    莫应丰,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苦孩子,能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个中的努力与艰辛是可想而知的。他有着浓烈的故乡情怀,时刻不忘回报这片养育和成就他的热土。他是强悍、坚韧、执着的,又是宽厚、大度、诚恳、无私且深沉有远见的……

                   2023.10.1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莫应丰故居小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ff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