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语言是有多重层次的结构’的理解》by应童
语言有意识层发生的事情,跟潜意识层发生的事情,老师用冰山这个隐喻。
表层结构,就是在海平面以上的,我们称之为第二层的体验,也就是意识的层次,也是我们有意识的语言呈现。
海平面下面会有一个更深层的结构。在更深层结构里面发生了什么?
我们把它们称之为隐藏的影响。有趣的是你并不需要在意识层觉察到这些深层结构,通常它都可以绕过意识的觉知。
当我们进入这个系统思维模式里面,就会发现我们的基础体验最主要的经验呢,都是先发生在感知层里。
举例:你有觉察到我们后面挂的时钟吗?
有些人说有啊,有些人可能会说没有,或者是说我不知道。
有或没有,都已经是在意识层次的第二层体验了,你必须要接受的前提预设,然后才能去回答问题。
另外,你可以看看你的意识是在回应这个问题的哪一个部分?
这个提问的前提预设是什么呢?你必须先接受了这个预设的前提,你才能够去回应一个问题,或者是去回应一句话。
前提预设它会去形塑我们组织思维的方式,同时也涵盖了很多底层的隐藏的影响。
所以前提预设有力量的地方,就是你的意识能够去回答一个问题之前,潜意识层次这个人就已经必须先接受你的预设了,他必须先接受这个前提预设是真实的,不然他是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的。
他必须先接受了你前提预设所给予的这个假设,你有没有觉察到后面墙上的时钟,那这句话的这个前提预设是什么呢?
是后面墙上有一个钟。不管你有没有觉察到,后面就是有一个钟。
多层次结构,代表非常多重的层次,在转变模型里面会看到,在你意识到它之前,它经历了非常多层的一个转变。
经过很多层的删除扭曲、删除扭曲、删除扭曲,同时语言也由关系的系统来编码。
关系的系统就是文法。
你们去上学之前就已经学会了中文的文法,只是你那时候并不知道原来的叫做文法,但是你已经知道要提问,或者是要讲一句话,很多词汇怎么组织。让讲同样的语言的人可以去彼此理解,这就是文法的功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