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转车时,刚下公交车,我看见一位大叔在人群里,背着一个大包,地上放一个大包,手里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行李,一副回家的模样。那么的引人注目。
我走下公交车,一会儿他走向我,诚恳地问我怎么去汽车站,我回应着:"等下我给你查查",随即打开高德,输入起点站和终点站,没有直达车,我选择了一条最快的线路,点开首末班车一看,红色的“可能错过末班车”赫然在目。于是我查了一下夜班车,bingo!有车!我把乘车线路告诉大叔,并叮嘱他第二辆车是夜班车,白班车赶不上了,他小声把线路重复了两遍,然后笑着说谢谢我,浓重的XX口音,我基本可以断定他是xx一带的,呵呵呵,我心里偷偷笑了一下。
然后我以为他要等车了,思维惯性而已,便低头打开手机看看新闻,在我低头的那一瞬间,一张皱巴巴的十元钞票映入眼帘,耳边响起刚才熟悉的口音:"小姑娘,你有零钱的话帮我换一下吧,我的零钱刚才在公交车上被偷了。"我没有犹豫:"没事,你看着车,你的车来了你就上,我给你刷卡。"于是他站在我身旁,伸长了脖子不停地望着远处开来的公交车。
车子来了,我示意他上车,他拿起大大小小的行李,笨拙地奔向上车门,我紧跟在他身后,他刚上去,"滴"一声响过,"师傅,刚才上车那位大叔,我帮他刷过了。"司机回了一下头,没有吭声。
我返回公交车站,身后划过一声浑厚响亮的"谢谢你,小姑娘!",公交车站低头玩手机的人群猛地抬起头,仿佛在找寻声音的方向。
我低头看着新闻,仿佛没听到任何声音一样。
我陷入了沉思:
那位大叔在公交车站等了多久?
他那么急切回家的样子,一定问过路人坐车路线!
他的口音太重别人听不懂?可能吧。
这是我更愿意相信的理由。
他的零钱被偷了,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一个随口而出的编的理由。
这是农民的朴素的小小的狡猾,我理解,它只是为了掩饰一时的窘迫,因为我也来自农村,因为我也曾窘迫,这是农民的小聪明。
他的小声的粗话我也听得懂,不仅因为他是我的老乡,更因为我的父亲也说过那样的话,它只是一个淳朴的农民的习惯的说话方式,并无恶意。
他背着大包小包笨拙地上公交车的样子让我想起了我的父亲,这些年笨拙的挪步的样子,还有外公外婆背着东西走路时笨拙的样子,记忆中的他们,总是背着东西的样子。
他们站在公交车站的人群里,被一大堆行李包围,是那样的引人注目。旁边到处都是拿着智能手机看新闻、玩游戏、追剧的年轻人,一分钟足够查好线路,他们等了那么久,却不知道坐哪趟车,也不想再问。
我们高兴了,悲伤了,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个动态,改个签名,写条说说,发布朋友圈,电视上,电脑里,新闻里,车厢移动电视里,手机里,十字路口的大屏上,到处都是我们的身影,我们的声音。
他们辛苦忙碌了一年,运气好了顺利发工资赶回家筹办年货,运气差了满肚子委屈愤怒空手而归,焦虑不安地面对一家老小。平静地来到这个城市,平静地工作,平静地回家,不留下一丝声响,仿佛从来没有来过。他们让我想起莫言故事里的黑孩。
他们是庞大的中国里沉默的大多数。
"他们会一直沉默下去吗?"
一个无比强烈的声音在我心底一遍遍回荡。
"没有答案。"
我仿佛听到一个同样强烈的声音在回应我。
。。。。
。。。。
杭州的高楼一天天拔地而起,绿化一天天完善,大城市一天天日新月异,农村的一砖一瓦依然是我儿时的模样,人们感受到了高楼的宏伟高大,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却听不清楚他们带着浓重方言的说话声,拖着疲惫脚步的走路声。
这是一个发展中的杭州。
这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我只是一个过客。
我只是一个过客吗?
2017年1月4日夜 杭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