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就这般蹁跹而来,有点没准备好的感觉,其实也确实因为这个春天有诸多的疑惑,本以为这一年会按照计划按部就班的行动,不想计划开展没多久就急转直下。
四月充满了许多变数,所以无心工作,只想一个人好好静静,反思总结一番。近日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或森林公园,不想和任何人打交道。在树下信步,边走边回想过往的人生经历,感觉像梦一样。
三十加的年华,发现每每做出新的抉择都会犹豫再三,尤其是和过往经历不相兼容的情况下。最痛苦的是几番挫败之下,脑海依旧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哪怕这些念想曾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哪怕这些念想看上去有点滑稽,也很想试试。
感叹生活的不易,不是因为缺钱花,也不是因为工作不顺,而是感叹自己折腾的功力太浅。无意折腾会觉得难受,锐意折腾会时常半途而废。这种不易很难言语表达,类似于迷茫,迷茫似乎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表现为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坚持什么以及要不要坚持。
我曾经幻想过过村上春树那样的生活,但是很难,我首先得治愈自己的抑郁情绪,为此我需要找一份自己能够胜任且热爱的工作,并且工作本身也能治愈自己,如此我才能真正的去做内心喜欢的事情。
写到这我发现抑郁情绪已经消失了,或许活在当下,才能最好的狙击抑郁,才能最大限度的活出自我。不为未到来的事情焦虑,做好当下的自己,这确实是一种人生智慧。
印象中,很小的时候就会为父母的生意好坏而焦虑,会因为没考好怕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而抑郁,甚至主动的放弃业余休闲时间扎进题海,只为心里能好受一些。
或许这就是日后导致抑郁症的性格“土壤”,无论如何,高考失利后我进入了社会,毫无经验和健康之基石,直到29岁的夏天不得不首次服用抗抑郁药。也是那个立夏,我开始重视认知行为疗法,我积极的看待过往,主动的接纳过去,我制订新的人生规划,并用行动诠释对未来的相信。
一晃五年,我不断的自我暗示自己已经临床痊愈了,然而但一些熟悉的问题再次摆在眼前时我不自觉的慌了,原来抑郁心绪是不能彻底驱除的,只能接纳并和谐共生。
未来总是充满各种未知的可能性,立夏了,人生又是新的开始。这次我相对自己说,如果不想被熟悉的抑郁心绪再次吞噬,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动的接纳自己。通过穿越情绪按钮再度体验,不断的创造机会直面过往熟悉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并做出理性的反应和行为,直到你真正的学会如何与那股特殊的能量共处。
很多时候做不到是因为想象不到,扎实信念不是空喊口号,不是单纯的理论加行动就能实现目标。能够取得成功,多是因为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而本源在于大量的反思和坚定的信念促成的行动。
立夏了,这天天气特别好,走在大街上阳光和煦,没有了前些天的阴雨连绵、燥热和阴冷,整个城市看上去干净明朗。做在回雁阁前的石亭里,望着周遭郁郁葱葱的树木,一切都变得亮堂起来,内心亦是畅意无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