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隋唐以前没有科举,人才的上升通道只有察举制度。也就是通过地方官推荐成为朝廷的有用之人。我们不能以现在的上帝视角来看当时的这种制度,说这种制度导致了体系的僵化,相反中国人才制度从先秦的贵族垄断到汉魏的察举,其实是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的,为广大的普通士人提供了晋身空间。
当然,任何制度都有缺陷,何况在专制集权体系下。所以从汉末到魏晋,以前行之有效的察举制度渐渐变成了豪门望族圈子里的玩具了。
魏晋承汉朝遗脉加之颍川司马家族的坐大,熄灭了曹操倡导的寒门崛起计划,而作为外来户的孙家想要长久偏安也不得不与江东的华丽家族们合作。
这些大家族萌生于东汉 ,崛起于东吴 ,由于江东显贵多,高姓子弟求仕的也多,加之孙权为了巩固政权不惜给与特予照顾来实施笼络,以致"郡吏常有千数"。孙权晚年,态度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致力于对本土豪门士族进行大清洗,从而导致吴国后期实力大减。
豪门望族的鼎盛期其实在东晋,当时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凭你在中原再怎么豪横,到了人家地盘,总要收敛一些。于是很多中原来的大家族都避开已经开发的吴郡跑去当时还是荒山野岭的浙江会稽去圈地,豪门中衰于刘宋 ,又中兴于齐梁 ,终衰于梁陈,三百年间,兴衰演变,无论在政军界还是在文艺界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说起江东的华丽家族们,总避不开吴郡四姓的顾陆朱张,不过有另一种说法,用“周”代替“朱”。其代表人物分别为顾雍、陆逊、朱桓/周鲂、张温。
刘义庆《世说新语》有云:“吴四姓,旧目云:张文朱武 ,陆忠顾厚。 ”
先说顾家,传说顾氏乃越王勾践七世孙摇汉之后。 大禹建立夏朝后,他的五世孙少康恐禹迹宗庙祭祀断绝,于是封其庶子于越 ,号无馀。传二十馀世,至周敬王时,有子允常,拓地称王。允常卒,子勾践立,称越王,灭吴称霸。勾践后六世至王无疆,越国为楚灭,诸子争立,其闽君摇以佐诸侯灭秦,汉高祖封摇为越王,摇别封其子为顾馀侯,以爵为氏,汉初居会稽,此即吴中顾氏之先祖。
东汉明帝时有顾综历御史大夫、尚书令。三国时的顾雍就是这一支的后代。
相传蔡邕(伯喈)避仇于吴,顾雍曾跟随他学琴书,蔡叹异之。
建安四年,孙策取合肥,以顾雍为合肥长。孙权领会稽太守,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郡得大治。
后为丞相十九年,深得倚重,子孙繁衍于吴,累朝显赫至数百年。
孙权将顾雍之孙顾谭、顾承冤枉流放,但仍不能阻挡顾家的传承。
西晋东晋之际的顾荣曾到洛阳为官,后来回到江东,当时的江东为陈敏所占,也想效法孙策、孙权整出个陈吴来,但是因为未能得到吴郡四姓的拥护,最后导致士兵哗变被杀。而王导真是争取到大家族的支持,才使得东晋得以在江东延续百年。
即使当今,顾姓仍然是沪上的大姓。
再说陆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三国的陆逊以及西晋的陆机陆云。
相传,陆家乃妫(gui)姓田敬仲之后,《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称田齐十一世至齐宣王,其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之故地,以乡为氏。陆通后人陆烈,为吴令,子孙遂在吴县落地生根。后代陆康在汉献帝时官至忠义将军,就是与孙策为敌死守庐江的那个家伙。其子儁为郎中,次子陆绩为郁林太守,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陆康从子陆骏,官九江都尉,太学博士,生陆逊,为东吴大将,官至丞相。 此后,陆氏家族遍布朝野。
到了西晋,陆逊的孙子陆机、陆云也跑到洛阳去找门路当官。但是魏晋高门却不待见他们俩。其实也不是不待见他们陆家子弟,是对所有孙吴的豪族都不待见,包括上文说到的顾荣。
顾荣比他们两兄弟拿得起放得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便收拾好心情南下回转江东了。但是陆家兄弟铁了心当京漂儿,不在京圈混出点名堂绝不回乡。到后来确实混出了名堂,参与了八王之乱,最后在风云诡谲中被砍了头,做了异乡的鬼。
周家先放一放,再说说朱家。
吴郡朱氏本出曹姓,颛顼之孙陆终第五子叫安,赐姓为曹。 武王克商,有曹挟以功封于邾,即今山东兖州邹县仙源东南四十里古邾城,以国为氏,遂易曹为邾氏。从邾挟以下至邾仪父 ,名字始见于《春秋》,齐桓公称霸,仪父附从,进位子爵。后为楚所灭。邾既失国,故子孙去邑以朱为氏。
汉时有大臣叫朱买臣,武帝时为会稽太守,和帝时有朱梁为吴郡太守,郡中朱氏大多都是他们的后人。
汉末以至三国间,吴中朱氏之显赫者其实有二支,一支以朱桓、朱据、朱异为代表之吴郡朱氏。朱据后来因为党附南安王孙和,直言劝谏被孙权杖责后赐死,朱异则在诸葛诞反淮南时战败被孙綝所杀。另一支以朱治、朱然为代表之沛国朱氏,这一支派是理学家朱熹之先祖。 朱治在东吴时当过吴郡太守,在郡三十一年,公族子第及吴四姓多出仕郡。
至于张家,很多人都误以为是张昭、张纮他们家,其实这两人都是江东的外来户,张昭是徐州彭城人,张纮则是扬州广陵人。
吴郡张氏相传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实张罗以取禽兽,主祀弧星,世掌其职,所以子孙赐姓张氏。
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事晋为大夫。三家分晋后,张氏仕韩,秦汉之际的张良就出自这一支。东汉时有个叫张睦官拜蜀郡太守,后来定居吴郡。
三国时吴郡张氏有张温、张俨、张敦,皆张睦后人。张温文辞雅重当时,孙权征为议郎、选曹尚书 ,甚见信重。张温后被孙权冤枉猜忌,张温与他两个弟弟一并被废。张俨博闻多识,纬文经武,子张翰清才美望,博学善文。 翰第勃,撰《吴录》三十卷。此后有张澄,入晋为光禄大夫,吴郡太守,子孙繁衍,累朝不衰。
其中这个张翰曾在洛阳为官,政治嗅觉特别敏锐,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赶紧撂挑子往回逃,但是人家逃也逃得潇洒,留下一封书信说: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意思是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都是因为想吃故乡菜才不得不走啊!颇有当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意味。
此人佯狂避世、恃才放旷、放浪形骸、不愿意受礼法约束。有人说其性格行为很像曹魏时的阮籍,因为阮籍曾经担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所以当时人称张翰为"江东步兵"。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吴灭亡后,有一次张翰在苏州阊门附近听到有琴声十分清越,循声找去,原来是会稽名士贺循泊船于阊门下,在船中弹琴,张翰和他从不相识,但是一见如故,顿有相见恨晚的知音之感,两人依依不舍。当张翰问到贺循是去洛阳后,就临时决定也和贺循一起去洛阳,登船就走,连家人也没有告诉。由此可见其为人处世确实随心所欲,不负“江东步兵”的花名。
最后来说说义兴周家。周家其实在东吴时期并不卓著,到了晋朝才声名大震。这家人家出过两位大名人,一个叫周鲂,一个叫周处。
周鲂的功绩在《三国演义》里写得很明确,参与了石亭之战,假投降曹休,作为卧底暗助陆逊截断曹魏军队斩获万计。
战后,孙权召集将领庆功时对周鲂说:“您落发载义,成就孤的大事,您的功名,一定记入史册。"加授周鲂为裨将军,赐爵关内侯。
周鲂的儿子就是除三害的周处。不过,周处成名的时候已经从吴入晋了。当时西晋连年遭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周处奉命清剿,但是上级确实曾经得罪过的皇族司马彤,最后遇害沙场。
过了没几年戎狄进入中原,司马家的代表——司马睿逃到江东来了,这时作为宜兴阳羡的土著周家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为东晋王朝的苟延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时代的灰尘落在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周处的儿子们虽然有“三定江南”的功勋,但是还是没能逃过朝廷的争斗,儿子周玘因不满”北人“执政,与人密谋不慎泄露,忧愤而死。另一个儿子周札则死于王敦之乱中。
江东的大家族其实不止这四五家,他们作为当地的土著,在外来政权需要他们支持的时候往往会被拉拢,而当政权巩固的时候则又成了打击的对象,虽然子孙绵延不绝,熬到头,也不过是几家土著而已。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