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情按计划进行时,没有人会惊慌,即使这个计划是可怕的。——《蝙蝠侠:黑暗骑士》,克里斯托弗·诺兰
在现如今这个技术井喷的时代,一样东西能否被造出来早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你的idea是否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如果鏖战数月的成果最终没有办法打动市场,那么几个月的努力也就白费了。创业是一场适者生存的进化,现如今可以说是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把自己的idea变成现实,得到资本的青睐,但最终成功的却只是极少数。而创业失败的原因中占大多数的就是没有市场需求。因此,创业团队在早期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产品与市场的契合点,而不是盲目的大干快上,如无头苍蝇般乱撞。
PMF概念
在这里我们就要引入PMF的概念,产品与市场契合这一状态就称之为PMF。在达到PMF之前,过早的推广和过多的优化都是不必要的。当你试图在产品上增加一些功能以确保它的完整性和对某些极端情况的应对能力时,这就意味着只能推迟正式进入真实市场接受用户检验的时间。在产品达到PMF之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从小部分早期用户那里获得反馈,并以最低成本持续改进产品。每一次迭代不一定是尽善尽美,调整的过程也可能会损失一些旧版本的拥护者。但好在产品早期作调整的消极影响范围有限,人们可能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重视你,因此在这个阶段快速试错也并不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创业公司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所在。
需求是催生产品的第一原动力
许多产品的产生是依靠创始人的灵机一动或者兴趣使然,但大多数成功的产品是经过认真严密的需求分析后有的放矢的产物。让产品与市场契合,归根结底就是产品提供的服务能够切实满足用户的某方面需求。那么如何进行用户的需求分析呢?
1.辨别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伪需求
需求应当是源自客观实际,而非主观臆测。相比于产品经理灵光一现的锦上添花,扎实的满足既有需求的雪中送炭或许更为可贵。
2.辨别需求是否属于刚需
需求有真伪之分,而真需求中也有刚性需求和非刚性需求。在著名的马斯洛需求模型中,位于需求金字塔底层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代表的正是人类对食物、水、住房、安全的需要,也就是刚需。而在互联网世界,最基本的需求可归纳为对信息的收集、对生产生活资料的获取以及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于是你也可以看到国内的BAT正是在这三个领域分别雄踞一方。选择刚需作为产品的切入点,能够减少前期项目风险和后期推广阻力,但面对的竞争也是作为惨烈的。
3.研究需求量是否足够大,市场是否足够肥
如何判断需求是否足够大呢?通常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先估计目标用户的基数、消费能力、意愿预算,再把这个数字通过相乘等方式得出一个大概的数字并与该行业或近似行业的公开报道进行对比验证;另一种则是评估打算进入的市场,原本具有多少产值,而你的产品通过提供更低的价格、更长的使用周期等,能够提升多少效率、节省多少成本,从而折算出相对于原产值的全新规模。
4.衡量需求的变现能力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火速笼络一批用户进来,至于盈利模式暂时搁置一边,是许多早期团队的态度。可惜门庭若市的表象下却不一定都能赚得盆满钵满。即使一些用户量较大的产品,也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苦苦探寻变现方法。
用最小化可行产品验证需求
在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贸然倾尽全公司之力,投入资源大规模进入是危险的。验证产品是否可行,可以通过更聪明的办法,即最小化可行产品,简称MVP。简单地说,精益创业是指开发团队通过提供最小化可行产品获取用户反馈,在此基础上持续快速迭代,直至产品达到PMF阶段。主要包含如下三个要素:
1.最小化可行产品(MVP)
将产品原型用最简洁的实现方式开发出来,过滤掉冗余杂音和高级特性,快速投放市场让目标用户上手使用,然后不断的听取反馈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对原型进行优化迭代,尽早达到PMF状态。MVP的优势在于节约成本、调转灵活,能够直观被用户感知到的,能够帮助用户完成任务的最小功能合集,有助于激发用户的真实意见。需要注意的是,MVP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回答产品设计是否优雅等具体的功能问题,而是用于解答商业产品开发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一是价值假设,这款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二是增长假设,用户是否愿意为产品买单?
2.用户反馈
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从产品的最终用户那里获取针对产品的意见,包括用户对产品的整体感觉、是否喜欢/需要某项功能特性、流程是否顺畅等。
3.快速迭代
快速迭代就是尽快发布,并针对用户提出的反馈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调整,并融合到新版本中。
基于微信的MVP开发策略
受开发环境、分发渠道、审核规定等因素的影响,开发和验证一款移动应用往往比网站的成本要高,顺便提一句网站的话完全可以使用模板工具做出来个样子供用户进行功能投票收集反馈意见。如下图所示,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并发送某种类型的消息请求后,这一请求会经微信服务器处理,转换成特定格式的转发请求,传递到开发者自定义的后台服务器上,开发者可在此阶段进行天马行空的发挥,处理完毕的响应信息传回微信服务器,再经由微信服务器处理转发响应,最终传递回用户的移动设备的微信界面上。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基本交互原理图之所以推荐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原因如下:
1.开发成本低。微信公众平台的开发者模式,允许开发者通过开放的接口接入自己的服务器,响应公众号粉丝的输入。掌握PHP、html5等网站开发知识就能够实现各种媲美原生应用的炫酷交互功能。
2.无需适配。移动平台的适配是开发过程中绕不开的障碍,占到研发工作量的40%以上,而依托于微信,这部分工作量就可以省去。
3.分发方便。无需引导用户去某应用商店下载动辄几十兆的应用,也可省去注册登录流程,同时升级维护等也无需用户下载升级安装包。
4.便于收集反馈。微信本身就是一个沟通工具,你可以明确知道每个用户的身份,查询他们的互动记录。
5.数据得以沉淀。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发的MVP,获得的初期数据是可以提交到自己的服务器上的。
MVP的三大必备模块
如果你问我一个MVP必须具备哪些模块,我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除了待验证的基本功能外,反馈渠道、公告看板、自动升级和使用行为统计这四件事必须纳入考量。
1.反馈渠道。尽可能的为你的用户提供产品内部的反馈机制,而不仅仅是在产品体外设置独立的反馈渠道。用户希望在遇到问题的那一刻尽快将自己的疑惑、惊诧传递给开发团队,而这些最终采取行动的少数派用户,极有可能出于两种初衷:一是他们真的遇到了麻烦,而是他们是产品的忠实用户。
2.官方公告。包括群体公告和针对单个用户的定向消息通道。公告的主要目的是向用户传递来自产品官方的声音,包括团队动态、运营公示、反馈回复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紧急通知和危机公关等。
3.自动升级。网站的优势是随时可以部署最新的内容,而客户端和移动端的用户是经过漫长的链条转化而来的,如果每次升级需要用户自己搜索获取,很多老用户会偷懒放弃,那我们的更新就没有意义。好的解决方法是在用户启动时提示用户有可用的新版本,当用户点击确认后,通过内置的下载模块在后台完成更新,整个过程无需用户介入。
产品早期是否需要适配新的平台环境
1.先优化产品,待核心流程在目标人群的主流运行环境中跑通,再公开发布。
2.对可能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事先告知用户,降低预期,减少因心理落差造成的不满。
3.提前准备补救措施和公关说辞,降低用户怨气,弥补经济损失,甚至给予一定奖励。
4.在产品中设置方便的反馈渠道。
行胜于言的用户调研
在探寻PMF的过程中,直接面对面访谈或者发布在线调研问卷固然十分重要,但切不可成为产品决策的唯一依据。有时候用户看似坦率而真诚的意见并不完全体现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基友可能是受到了测试环境、提问方式、个人利益或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
OK,第二章节总结完毕,下面就可以开始真正的黑客增长术的修炼之旅了,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