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幼儿园学了《明日歌》,很高兴的拿来一张卡纸,让我帮忙把明日歌这首诗抄写下来,他好拿着卡纸读书打卡。这首诗他读的很熟,就是发音很不准,旁边带他读书的姐姐总是气的直跺脚,纠正他他就振振有词的回答:“我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姐弟两人总能掐架。
我听了儿子的朗读,原来他总是把日“ri”读成“yi”。我说:“儿子,去爸爸那让他教你怎么读‘ri’。”儿子很努力的学,每次要把音发出来的时候,就狠狠的把头抬起来,似乎要把“ri”这个发音送出去,而不是发出来。
学会了读“ri”再来读《明日歌》,又总是读错,儿子似乎也感觉到自己没有读好,就回到爸爸跟前继续学习。学完了 他又过来读诗,没有读好,又跑回爸爸那里学,短短四句诗,儿子重复读了很多次,也来来回回跑了很多次。让我奇怪的是,尽管错了那么多次,他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厌烦,反正错了就继续学习,直到学会为止,好像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孩子的表现让我深深折服,反思自己,每次要我集中心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虽然我也会安排好大块时间,可是但凡在进展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很容易停滞不前。就拿周六写读书分享作业来说,我其实安排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可是因为好难,所以总是拖延写作业的时间,几分钟刷一下微信,几分钟又刷一下淘宝,又突然想到要搜索一下上课可能用到的游戏,小红书又刷了起来,一下子两个钟就过去了。
遇到问题的时候,我更倾向于通过其他事务来转移注意力,而不是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所以总是在接近截止时间的时候拼命赶作业。成人的学习自主性更强,而这恰恰也是成人学习的弊端之一,我记得跟一位老师聊天的时候,老师跟我说,如果你能用要求孩子的那套标准来要求自己,进步就会更大。而事实也是这样,我们只有对自己狠一点,更自律一点,工作、生活才能更加从容不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