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第一本书:《1984》

第一本书:《1984》

作者: Strawberry起司 | 来源:发表于2017-10-18 14:03 被阅读89次

    刚刚读完了英国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本书。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的其一,这样类型的书,感觉看其中一本已经很足够了。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话”—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telescreen)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群众)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军备和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和严刑拷打,真理部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富裕部负责生产和分配。按照新话,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男主角温斯顿是仿佛被巨大传销组织统治的国度里的一股清流,每天做着烂漫主义的事情,写写容易留下证据的日记,在电屏的死角幻想没人监督,每天都在吐槽各种各样的人,甚至还冒险去找贫困区酒吧里的老人求证当年被老大哥毁掉的历史,一直坚信着,自己是夜空中不一样的烟火。

      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一个女人——朱丽亚,她也是这个传销国家的一股清流,什么话也没说,一见面就塞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于是他们就开始约会了,从前面简单的精神交流中,反骨的性格让他们迅速走到一起,开始“偷情”。

    “我拿到那本书了。”在他们深情地拥抱过后,他松开手说道。
    “噢,已经拿到了?不错。”她似乎完全不感兴趣,话音未落,她已经迫不及待地蹲在煤油炉旁准备煮咖啡了。

    但随着他们加入奥特莱恩的兄弟会以及逐渐的深入相处后,很明显并不是一路人,朱丽亚给我的感觉就是生活过得太枯燥乏味,想找点乐子,但是温斯顿则是一个寻求改变的人,他心里有满腔的热情想要有所作为,但也是却步在这种恐怖的权利压制下。

    “你会背叛自己的国家吗?”
    “是的。”
    “您准备欺骗、伪造、敲诈、腐化儿童的心灵吗?您准备贩卖毒品吗?您会纵容卖淫吗?您会传播性病吗?总之,您准备去做使党堕落,削弱其力量的任何事吗?”
    “是的。”
    “假如,我们为了自己的利益,需要您朝您孩子的脸上泼硫酸——您也愿意做吗?”
    “是的。”

    奥布莱恩所说的兄弟会显然也不是什么好的组织,这种残忍的问题其实跟老大哥的政党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从这里都可以看出来奥布莱恩身上并没有无产者的那种精神,仿佛就是一个陷阱一个诱饵,等着温斯顿傻傻的上钩。

    后来奥布莱恩已然承认了自己是监视了温斯顿七年的人,其实奥布莱恩作为党员,还是高官肯定不是一般人,文章中也各种呼应他也进入过101室进行洗脑才导致容貌变丑,他完全是老大哥的人,而且兄弟会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不存在的组织,而斯坦丁就是一个虚构的人,一个专门用来吸引那些反骨仔上门再将他们一网打尽的诱饵。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被他们注意,甚至他的思想起伏变动,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就连他的日记本的封皮上放一颗白色尘粒作为标记的心思,都被他们识破了,他们看完日记后小心地将尘粒放回了原处,而他自己却全然不知。他们放录音给他听,拿照片给他看。其中的一些,就是他和朱丽亚一起时拍的。是的,甚至……他不能再跟党作对了。况且,党是正确的,肯定是这样的。

    说实在的,老大哥政党里的员工也是人才济济。这样的监听手段,不是不能完成,但对每一个人都进行,工作量也实在太大了。

    圣克莱门特响着钟,橘子与柠檬!
    圣马丁钟声敲得紧,你欠我三法新。
    老贝利街钟声直叫唤,你何时还我钱?
    肖迪奇钟声嚷嚷着,我发了财再说。

    温斯顿的一生,都在追寻历史的痕迹,导致这首童谣一直都在文中不同的人口里传出来。我以为奥布莱恩会唱全首是暗示他一直在监视温斯顿的生活,所以温斯顿听过的歌曲他才会唱,后来看了别人的书评才说这里是体现温斯顿从被毁坏的建筑,也就是教堂找寻历史的痕迹。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我印象很深的是书里的一句话,民众都是胆怯懦弱的,所以他们消受不起自由,其实温斯顿的眼里是看不起其他人的,也仅仅是自己心里还坚信着老大哥的压迫是错误的,五十步笑百步,这种坚信面对巨大的权利压制简直如卵击石,民众们是毫无反抗意识,他的那种自我意识,除了让他在芸芸众生中感到有那么一丝丝高贵,也是一无是处。所以非常识时务,他确实消受不起自由,却又渴望自由,在后来的刑罚中,他也一度呐喊过,一度痛苦地嚎啕大哭,他最后一层底线思想上的自由就要崩塌前无比绝望的那段写的还是很不错的。

    在牢狱中,温斯顿还傻傻地等待奥布莱恩会给他送刀片,但又在想刀片来了自己下不了手。在他知道真相后,他其实可以求死的,撞墙也好咬舌也好,但就是把十八般极刑抗了下来,忍受了无数的痛苦之后成为了思想“纯洁”的人。他没有选择自己了却自己的生命,而是期待着政党对他的最后一道惩罚———枪毙。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他面对死亡是多么的懦弱,多么的害怕。

    而奥布莱恩对他进行的惩罚简直惨无人道,明明最后都是要枪毙的,先告诉你我和别的政党不一样,我们最看重的是思想,所以人就算是死也要心怀忏悔才能死。其实就是借着先洗刷你肮脏的思想的借口来折磨民众。


      我觉得这本书让我体验了不一样的世界,起码在这个年代无法感受到的社会。人的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只要是群体都会分三六五等,本也是自然生存法则,社会再民主自由都会有明显或隐含的阶级性。只是这种阶级不应该是那样极端的发展,具体怎么发展我也无法深究,只有无穷无尽的历史知道。确实历史在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上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努力毁灭历史的社会,在另一个角度来看,确实在秉承着老大哥控制思想的宗旨,其实就是毁灭人性。

      作者笔下刻画的性格总是意犹未尽,类似于温斯顿的性格和奥布莱恩的性格对比,一个是民众,一个是领导者。一个行动上胆怯懦弱只是心怀大志,一个城府极深行为残忍极端,明显就是会被压迫的局势。从这里也可以感受到所谓革命的含义,革命的成功与否,其实都是注定的,命运注定谁适合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从自己的本性就可以看出来,花式作死基本上后面都是阴沟里翻船。这些都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宝贵经验,作者的反乌托邦式的小说中可以看到那个年代社会的黑暗面,以及作者对当年正在倒退的社会的一种警告。
      还是非常有内涵的一本书,不过我觉得这种书看一遍看一本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本书:《198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mzs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