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响,十一假期其间,我哪儿也没去玩,但出去参加了一场婚礼。
二十多年的好友住在纸坊,十月二日是她家女儿出嫁的日子,我们好友群的姐妹们,早早就相约一起去喝喜酒。
因女儿接了做伴娘的活,我们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了。七点钟左右到她们家,家里己经宾朋满座。帮女儿换好伴娘礼服后,我就开始留心观察嫁女儿的各种细节。
客厅里靠餐桌的地上堆满了各种嫁装,多半是床上用品也有箱子、餐具等器皿等,长的短的、高的矮的、大大小小堆了小半个客厅。
另一边的沙发上坐满了亲戚,或坐或站着,笑容满面地拉着家常,房间里新嫁娘己穿好金色的嫁衣,正在化妆台前由化妆师化着妆。爱热闹的蔡包子张罗着藏鞋子、查看门上的链子。
新娘父母在厨房里忙着煮饺子,说是一会给接亲的人吃的。新娘表弟、舅舅、姨父等人都端个板凳坐在楼下,随时准备着迎接接亲的队伍到来。
迎亲的一到楼下,表弟就大喊:来了来了,负责管门的朋友赶紧把链子挂上,开一条门缝。让先给红包,亲郎塞进来一大把小红包,大家正在抢红包,大门的链子被门外的人一把给拉断了,迎亲的队伍就这样轻松进来了。
进门后,新郎先给外婆和丈母娘一人发了个大红包。然后一窝蜂似的涌向新娘房门口,伴娘把持着门说,先唱个歌,新郎张口就来,然后是各种考试,新娘的生日和喜好,再又是一通要红包的游戏,这才开了门。
进门又是一连串的节目:念家规、夹纸片、识唇印、找鞋……等,这才将新娘接出了房门。紧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新郎、新娘敬茶,接亲的人吃饺子。这里出了点小疏忽,敬茶的茶水未泡,蔡包子眼疾手快,一个剑步拿起一瓶矿泉水就倒了2个半杯水。
好友说过,嫁姑娘她肯定不会哭的。但当姑娘、女婿跪在她面前时,她眼框红了。是啊,辛苦养大的女儿这就去了别人家,哪有不难受的。
新娘出门了,接亲的人开始七手八脚地拿地上的嫁妆。铺床的喜娘走过来,张罗着先拿什么,后拿什么,拿到一半,她开始要红包了,新郎发的小红包,她说这些红包怕不行,新郎和他的朋友只好一个个现装大红包。
拿一样东西发一个红包,喜娘边接还边拆开看,看到红钱才发东西。就这样要了一大把大红包,最后是一个装碗筷的袋子,她又说:这吃饭的家伙要不要的,不要我就留下来了,看新郎真不想要了,迟疑了一下,还是让朋友装了个红包拿走了。
我可能确实参加婚礼太少了,这样要红包的样子还是头一次见。真有种老着脸要红包的感觉。
喜酒倒是喝过不少,这样全程参与嫁女儿的事还是第一次。事后爱热闹的蔡包子说,这没安排好,那没搞好。我笑着答她:欢欢喜喜就好,都是第一次嫁女儿,哪来的那么多讲究,她无语。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