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想着你被病痛折磨着,内心无比的伤心。
自从得知你已经不能进食时,立即回到家中,当看到你蜷缩在床上形如槁木的身体,眼泪已在眼眶打转,望向天花板,强作镇定的问候着你,晚上陪你睡在一起,不经想起我小时候跟你睡在一起时的情景。你便聊起了我的小时候,家中5个子女,我上面是三个哥哥,其中一个在9岁时因为脑膜炎夭折了,下面一个弟。因为我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你格外的宠爱,走到哪里便把我带到哪里,你说只有把我带在自己身边自己才安心。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唯你重女轻男,两个哥哥和弟弟都得让着我,他们因为我也挨了你不少打骂。也跟你说出我的想法,想带你去医院打营养针,一开始你坚持不去医院,觉得能活到84岁这个年龄已经很满足了。父亲,作为你最疼爱的女儿,不想眼睁睁看着你被活活饿死,如果确实是因为疾病而走了,我也无话可说,你最后同意去医院,凌晨4点多钟,怕你变卦,赶紧起床,就做去医院的准备工作,一大早便开车来到医院,入院手续、各项检查、治疗方案,忙完已到中午,傍晚时分,检查结果出来后,我头有些眩晕,食道癌晚期伴多器官衰竭迹象。住院第3天,你提出要出院回家,妈妈和大哥也提出回家,我为此与他们争吵。晚上三姨来电话,我嚎啕大哭,把这些天积累的心痛和对父亲的不舍用眼泪释放出来,诉说着我的不忍和不舍;夜深人静时,我反思了自己的痛苦的原因,是在为自己还未尽的孝心和未达成心愿而痛苦。第二天,我跟你长谈了你想放弃治疗出院的原因,你说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这几天呼吸开始变得困难,你怕死在医院后,尸体不能进家门,这是你最后的心愿,实现了这个心愿,这一生已经无憾了。跟你聊天回到家后要面临的痛苦和磨难,你有心里准备吗?准备好了吗?你坚定的说准备好了,最好越快结束越好,早日解脱痛苦。当我说,那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并做好心理准备了,我们就出院。当你听到我说出院时,你脸上洋溢着久违的轻松,像是已经痊愈了似的。这一刻,我明白,不过多增加你的负担,不去折腾太多,尊重亲人的意愿也是一种孝顺。好友糖糖说:“陪伴父亲的这一段时光很珍贵,也很不容易。你的爱父亲能感受得到,重要的不是去哪里,而是彼此之间有爱的滋养和链接。我们的爱和陪伴最重要,他会感觉温暖不孤单不害怕。”
糖糖发了一段《临终病人的心理需要》:在死亡面前,人们害怕的不是丧失和虚无,而是害怕伴随而来的无边无际的寂寞。被人抛弃,甚至被人避而远之。临死者孤独是双面的,一边病人回避最珍爱的人,害怕自己拖累别人使他们陷入绝境,而故意避开死亡话题。另一方面。家人和朋友不知如何与临死者交流,因此逃避退却!医生也常常同重症病人保存较大的心理距离。增加病人的孤立感。回避自己的失败和无能感。回避对死亡的害怕!从病人的角度来说,最需要不是技术。而是需要有人在身边,接触他人。能够诉衷肠。关注晚期患者对孤独和保持尊严的渴望!
这段话对我帮助很大,对于你的心理关怀更加注重。出院回到家中,我们轮流照顾你,帮你按摩、擦洗,跟你聊天,你的精神状态很不错,对纷纷来看望你的乡邻,你都能清楚的叫出他们的名字,对于在外面谈论后事的哥哥们的谈话你都听的清清楚楚。回到家第5天,你便催着我回家,说你一时半会不会有事的,让回家先照顾即将要中考的女儿。
无奈,我离开你回到了女儿身边。离开你的这段日子里,听哥哥说,你的病情又恶化了,一天要打两次止痛药。父亲,今天是父亲节,也是你的外孙女中考结束的日子,跟你打电话表明了想回去了想法后,被你拒绝了,你说你已经是将死之人,孩子还要填报志愿等很多事需要处理,把孩子照顾好你就心安了,不想因为你耽误了孩子的前途。父亲,孩子今后的路还很长,以后有的是机会陪伴她,请允许我回家陪你到最后,好吗?
网友评论
想到一句话:什么叫成熟,内在心在流泪,脸上却绽放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