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读书的方法的书可谓汗牛充栋,我也曾经买过几本。
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阅读的艺术》等,
但惭愧地承认,我翻了几页就束之高阁了。
对于一个有野心的阅读者而言,这些不是期望中的屠龙术,学完还是不能一目十行,看书如切瓜。
只好埋头,一页一页去读。
但最近似乎有了一些心得了!
最近读的书偏向于个人提升类,向一些大牛学习他们看世界看人生的思路和方法,包括一些佛学类和中医类的书籍。
往往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一些妙论所打动,这些妙论要么是匪夷所思,要么是脑洞大开,要么就是醍醐灌顶。
然后自己会掩卷沉思、、、、
一天,看着倒扣的书籍,自己从沉思惊醒:这不就是一种读书的方法么!!
我们读书,是在与古今中外的大贤的对话,他们用书中的文字在激荡我们的大脑,如果只是沉浸在阅读的快感中,不能引发自己的思考,那么获益未必良多。
前一段时间看日本人松浦弥太郎的书,他说沟通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是你自己首先要是一个幸福的人!!
因为你幸福,所以你的话语、你的笑容、你的声音无一不透露出温暖,而这些,对方是能够感受到的。
当时我被这句话看得一震,倒扣书籍,想起自己在与人沟通中的情景。
如果有摄像机记录的话,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出现在对方的面前?自己的内心世界一片荒芜,如何让对方水草茂盛牛羊成群呢?!
比如梁冬在他的书里说,一切病都是阳气不足!什么叫阳,就是热量,没有与之对应的冷,冷只是热不足。一下子化解了我对阴阳的疑惑。
举两个小例子,是因为当时看到的时候,都掩卷了许久。
每一个文字都是通往更大世界的一级台阶,每一个振聋发聩的句子都是更加认清世界的一个平台。
这些文字就像一把钩子,把自己脑海里陈旧的过时的不高级的东西钩起,然后再换上新的配置,你会发现世界更加清晰。
文章题目也就是一个玩笑,看书是不需要姿势的,需要的是触动感动甚至是打击,而掩卷就是一个标志。
当然要是有辅助动作就更加完美了
我的辅助动作是,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好像是革命老人徐特立的读书法),看到妙处,击节叹服之余就写下来,同时写下结合个人经历的感悟。然后拍照存档,隔三岔五在云笔记里翻看一会,看个三五次基本就可以删了。
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徐文兵先生说的消和化的区别,消就是猪肉进了你的胃变成了肉糜,化就是猪肉长成了人肉!
但愿更多的书值得掩卷、消化,但愿更多的时候在掩卷消化吧!
网友评论